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  正文
     
与汽灯相伴的岁月
2017-04-05 14:09   梧州日报   何敏汉

(资料图)

汽灯,对于现代人来说有点陌生,但对于五、六十岁以上特别是经历过农村大集体年代的人来,汽灯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

汽灯由灯体、玻璃罩、灯芯、气罐转换头、气罐收藏盒组成。汽灯作为一种气体照明工具,其外形和马灯有点相似。汽灯在装上煤油以后,还需要向底部的油壶里打气,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煤油便从油壶上方的灯嘴处喷出;汽灯没有灯芯,它的灯头是套在灯嘴上的一个石棉做的沙罩;汽灯的上部还有一个像草帽檐一样的遮光罩,汽灯由于是汽化燃烧的原因,照射出来的灯光是白晃晃的,亮度非常高,一盏汽灯可以把周围数十米的范围都照得通亮。不过,有时汽灯用的时间太长了,中途还需要再打点气。汽灯的另一个优点是使用时间长,一般可用6个小时以上,且环保,没有电池污染,可抗三四级以下的风,小雨天气亦可使用。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笔者随母亲下放到农村,那时很多农村还没有通电,或通电后电力不足,每逢生产队开社员大会,就要高挂汽灯,汽灯将整个会场照得通亮,社员们围在汽灯下,听着生产队长传达上级文件,布置生产任务,个个都聚精会神,听得入脑入耳。那时候,全国正兴起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在“一年行不行,两年行不行,三年行不行,四五年总可以了吧”的号角声中,生产队里常年赶工突击,挑灯夜战,而这个“灯”就是那时兴起使用的汽灯。每逢生产队开夜工,生产队长总是把汽灯加满煤油,打足气,然后点亮放在高处,汽灯为农民在户外作业和劳动提供了光源。那时笔者虽然还是个读书的小孩,但周末和寒暑假都得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汽灯下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从那时起,我对汽灯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汽灯陪伴着我们这一代慢慢地成长。

1975年,由于落实政策,母亲重回城镇工作,高中毕业的我即到苍梧沙头农村插队落户,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夜晚经常与汽灯相伴。

记得有一年,为加快秋收冬种进度,队里成立了以知青为骨干的青年民兵突击队,民兵们凌晨一点钟就拿着汽灯去收割稻谷了。只见汽灯把漆黑的田野照得通亮,脚踏打谷机发出“呼呼”的声音,惊醒了沉睡的大地。在那个“革命加拼命,无往而不胜”的年代里,大家都有使不完的干劲。知青们拼命地收割和打谷,等到天亮农民开工时,每人已满满收获了两箩稻谷。白天稍作休息又马不停蹄劳作,晚上继续挑灯夜战。

冬日的夜晚,我们和贫下中农常常拿着汽灯参加冬种平整土地,借着灯光,一边冬种,一边读报,学习时事,农民们听得很入神,田野里除了读报声外,大家都在默默地劳作。农闲时节,晚间的晒谷场,悬挂着通亮的汽灯,知青和农民们聚集在那里开会、学习和学唱革命歌曲,不时传来阵阵的笑声。

那时农村虽也通电,但电压不稳,村民办喜事婚宴,屋前屋内,也会挂上一两盏汽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那白晃晃的汽灯,确实使婚宴增加了不少喜庆氛围。苍梧沙头一带的农村流行演唱采茶剧,每逢演出,都吸引了大批的戏迷。而当时农村的舞台,除了电灯外,还要添加汽灯来补充舞台灯光。记得有一次,有一位村民到相邻的大队看采茶剧,第二天知青们问他好不好看,他用土话说了三句话:第一场胡须能长(指舞台上的演员化装后的胡须特别长);第二场“屎肚”嘭胀(指演员化装后的肚子胀鼓鼓的);第三场鬼火“噉亮”(指舞台灯光很明亮)。他那惟妙惟肖的回答引来大家的捧腹大笑。

汽灯作为一种老式的照明工具,曾在农村大集体年代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晚间野外作业和“大会战”逐步减少,加上农村普遍通电后,汽灯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各种现代化照明工具比比皆是,但汽灯作为那个年代的老物件,常常勾起不少人对过去那段艰苦岁月的回忆。 (何敏汉)

编辑:梁丹朝 许愿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绿色环保祭拜方式逐渐为市民所认可
藤县和平镇座洞村“百人坟”的来历
陋习,让城市美丽打折
梧州高中后背山体突发山火
“三月三”西江四桥建设不停工
“军博园杯”比赛决赛日精彩花絮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