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罗银妮
清明节期间,大批市民涌入松鹤园祭祀扫墓、缅怀先人。在熙熙攘攘的祭扫人群中,总活跃着一批身着橙色或蓝色上衣的志愿者。他们或引导车辆停放到指定区域,或携老扶幼引导文明拜祭,保障市民的祭扫活动安全、有序。
“阿伯您好,请走这边,并使用存取证办理手续。”4月4日上午11点,在骨灰存取楼内,梧州学院文法学院大二的学生志愿者张柳爱在引导市民使用电脑识别码有序办理相关手续。“我已经第二年参加清明节志愿服务活动,连续参与这种特殊的服务活动,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在此期间,我主要负责引导祭扫人群走专用通道,确保各通道市民出入有序。”张柳爱说。张柳爱家在柳州,“壮族三月三”假期和清明节假期她没有回家,而是到松鹤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已经在存取专用道旁站了近三个小时,脚有点累,但是她仍坚守在岗,细心引导确保各通道畅通有序。
在拜祭区,也流动着不少志愿者。“叔叔,这里不允许燃烧纸钱,请移步鞭炮池。”梧州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韦玉婷快步拦下一位想就地焚烧纸钱的市民,并带领他到鞭炮池区域。韦玉婷来自桂林,利用清明节假期留在梧州参与清明节志愿服务活动,劝导市民不要随地燃放鞭炮或焚烧纸钱,以免发生伤人等安全事故。除了休息时间,韦玉婷需要一直在拜祭区走动、观察,集中注意力及时发现并制止不文明、不安全的拜祭行为。她告诉记者,一般经过劝导和沟通,大多市民都会自觉遵守祭扫规则,文明拜祭。
在松鹤园进出口,志愿者彭茂林和同伴们戴着太阳帽、挥舞着旗子引导摩托车有序地进出、停放,引导市民有序上下专线车。松鹤园大门人流车流虽然密集,但在他们的引导下,现场秩序良好。
今年是松鹤园清明节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第五个年头,活动组织者、万秀区肢残人协会主席李国楹告诉记者,今年清明节期间,他们每天组织20多名学生志愿者到松鹤园帮忙维持秩序、引导市民文明拜祭。五年来,松鹤园里市民的祭扫活动越来越有序、顺畅,文明祭祀的风尚也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得到进一步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