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6日,林亲敬在家中阅读有关灯谜知识的书籍。(纪荣兰/摄)

在京梧社区举办的猜灯谜活动中,林亲敬给居民群众讲解灯谜知识。(资料图,由京梧社区提供)
西江都市报记者 纪荣兰 通讯员 谢欣 黄子娟
初见端倪知后来(打一字)。在谜面中,“初见”的是“端倪”两个字的前半部分,即“立”和“亻”两个部分,“知后来”取的是“知”字的后半部分,即“口”字,因此,谜底便是“倍”字。“这是利用灯谜里面的离合法出的灯谜。”说起灯谜,73岁的林亲敬特别来劲。
林亲敬是京梧社区的居民。2004年,他从湖南省株洲市电子技校退休后回到梧州市定居,街坊邻居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林老师。林亲敬年轻时就很喜欢灯谜文化,退休后更是潜心学习灯谜。
灯谜协会里的“小学生”
林亲敬家中的书柜有很多关于灯谜的书籍,包括《灯谜基础知识》《独字虎大系》等等。他的爱人汤阿姨打趣说,“林老师多年以来在生活上省吃俭用,在买书方面花钱却是大手大脚的,显得很阔气”。从湖南回梧州时,林亲敬的行李中,各类书籍占了大部分。
虽然退休后一直都喜欢参加梧州市大大小小的猜灯谜活动,但是林亲敬正式加入梧州市职工灯谜协会是去年的事情。比起灯谜协会里的其他成员,林亲敬称自己还是努力学习灯谜文化的“小学生”。
林亲敬认为,灯谜题材包罗万象,方寸之间寓万千气象。“这是一种集游戏、娱乐、求知、识字、设疑、解惑等于一体的游戏,我在学习灯谜文化和参加灯谜活动的过程中感到其乐无穷。”林亲敬说。
今年“壮族三月三”前夕,林亲敬因病住院,但心里还记挂着已经报名参加的“第六届三月三谜圩”活动。于是,他坚持在3月29日提前办理了出院手续,于3月30日如期参加了灯谜对猜活动,并和组员们一起赢得了比赛。“能去参加灯谜活动,他的劲头特别足。”汤阿姨说。
此外,灯谜协会每个星期六的会员活动日,林亲敬都会准时参加。为了准备活动日里的灯谜,林亲敬平常日子里会静心阅读关于灯谜方面的书籍,观看电视里播出的灯谜大会、成语大会、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然后根据书籍里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感悟制作灯谜。
活到老学到老的老头儿
林亲敬个头不高,脸上总是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退休后的他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实而有意义。
每天早晨6点左右,林亲敬就会从西堤新苑的家出发,步行至云龙大桥。这样“每天一万步”的锻炼方式,他一直坚持着。此外,尽管身边许多人都认为林亲敬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但他还是积极报名参加老年大学的书法班、国画班,以进一步学习书画知识。每逢党员活动日,林亲敬都会出现在京梧社区的活动室里,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党员活动,利用自己的特长,制作灯谜供居民群众猜玩,丰富活动内容。
在“美丽长洲·清洁家园”活动中,林亲敬与志愿者们一起参加清洁大扫除;在重大节日期间,社区组织义务巡逻队维持治安交通秩序,队伍中也总能看见林亲敬的身影……“身为一名党员,应该自觉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只要我还能学得了,干得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林亲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