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展示变电站电缆沟巡视维护作业专用夹钳的使用方法。
通过适当改造,夹钳实现了“大变身”。梧州供电局供图
为了维护变电站电缆沟内的输电和通讯电缆,供电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般会用旧式火钳来更换电缆沟底的粘鼠板,火钳“不听指挥”时,他们还要钻到潮湿的电缆沟底,逐一更换。梧州供电局曾宗杰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为了让工作人员可以“偷懒”,集聚巧思,对火钳进行了一番改进。
变电站的电缆沟内铺设着一定数量的输电、通讯电缆。地势低洼、潮湿淤积的电缆沟,常常是老鼠和蟑螂的聚集地。为了避免它们通过电缆沟进入设备,造成带电线路接地短路、设备烧毁等严重后果,变电站工作人员要在电缆沟安放粘鼠板。
可更换粘鼠板这项工作,总让不少工作人员感到头疼。原来,在日常巡视维护中,变电站工作人员要用旧式火钳夹着粘鼠板,将它们放置到电缆沟底。由于旧式火钳长度较短、剪刀脚容易错位,所以工作人员往往需要钻到电缆沟底更换粘鼠板。地下环境阴暗潮湿、气味难闻,不利于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有时候工作人员会想,大家如何才能“偷懒”,既不用弯腰钻到电缆沟底,又能更好地放置和更换粘鼠板呢?带着这个问题,梧州供电局曾宗杰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的成员积极思考,对火钳进行了改进。
“既然旧式火钳不够长,那我们就把它延长,这样就不用钻到沟底去更换防鼠板了”,“此外,旧式火钳剪刀脚容易错位,那我们就把它改成横向夹”,工作室的成员在讨论时你一言我一语,逐渐明晰了火钳改造的思路。随后,工作室成员自己购买器材,边焊接边改良,最终制作了一款适用于更换变电站电缆沟粘鼠板的夹钳。
创新工作室成员孙向南介绍说:“从外表看去,这个粘鼠板更换夹钳与火钳有几分相像,都是通过一端出力,作用于另一端收紧,从而达到控制物品的效果。不同的是,新式夹钳延长了支撑杆,把剪刀脚变换成与粘鼠板尺寸适宜的开口端,通过弹簧的挤压作用,可牢牢地固定住粘鼠板。”用这个粘鼠板更换夹钳,变电站工作人员只需站在地面,便可完成粘鼠板的更换,免去了钻入电缆沟的麻烦与困扰,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
因为“偷懒”造就了一项发明。这个“偷懒”的成果——变电站电缆沟巡视维护作业专用夹钳,还获得了广西电网公司输变配电类工作室优秀成果三等奖。(西江都市报 谢韵 潘晓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