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执法人员对一个在建工程项目现场取证,查处工地未配备冲洗设施、车辆未经冲洗驶出工地等违规行为。梁萍 摄
梧州日报讯(记者 梁萍 通讯员 夏晓罡) 4月8日,市住建委建管科执法人员到红岭片区建筑工地,检查工地施工扬尘治理措施落实情况,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工地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深入开展执法调查和实施处罚。当天,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到现场采访。
上午10时许,在嘉洋国际一期工程项目出入口,执法人员看到该处没有设置任何的车辆和地面冲洗设施,从工地内到外面公共道路几十米有着明显的泥土撒漏痕迹;工地一处围墙有两三米宽的破损,只用几块木板遮挡起来,从破损处往公共道路上延伸也有撒漏的泥土。工地内,一辆载重25吨、栏板高度 1.5米 的运输车正满载着建筑泥土往外行驶,车厢两边加装了挡板,但装载泥土仍高于挡板,且没有加盖篷布,泥土掉落,扬尘四起。执法人员立即拦住该车辆,并找来现场施工负责人询问情况。
“按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市住建委建管科副科长黄惠民说。该工地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故当场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要求其进一步接受调查。
黄惠民指出,我市自去年以来在全市建筑工地推行“工地围蔽、道路硬化、物料篷盖、湿法作业、车辆清洗、场地净化”的文明施工管理举措,要求各个工地硬化出入口地面,配备冲洗设施,并禁止白天在中心城区运输建筑渣土,大力整治泥头车扬尘撒漏问题。截至目前,全市约有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工地121家,大多数已经按要求配备了相关设施。
不过,仍有少部分工地未配备抑尘设施,或者配备了设施却未投入使用,形同虚设。在当天的检查中,执法人员就对抑尘设施使用不到位的市职业教育中心三期工程Ⅱ标段施工单位发出了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和执法调查通知书。同时,根据举报对松鹤园外运输土方工地进行实地查看,要求其在清明期间停止土方运输作业。
据介绍,相关的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治理检查工作近期还将进一步加强。今年,市住建委开展建筑工地施工扬尘专项治理,将重拳查处工地扬尘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建筑施工标准化水平,遏制施工扬尘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目前,已发出整改通知书12份;相关违法单位在经过调查和立案之后,还将依法被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