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故障的转换器外部,仍有未拆除的木架。 西江都市报记者 龙天传 摄
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龙天传)日前,本报对梧州市长洲镇长地村新村与寺冲村阳桥自然村外水片区出现较大面积蔬菜焦枯的情况进行报道。当中,许多村民怀疑,从龙圩区方向飘来的不明气体是上述事件的“元凶”。
事发后,梧州市和龙圩区两级环保部门联动,派出执法人员前往涉事化工区域进行深入排查。经初步调查发现,广西顺风钛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风钛白粉厂)的硫酸车间曾在污染发生期间出现设备故障、泄漏废气现象。目前,环保部门已对该企业涉嫌设施运行不正常作立案处理。
废气排放口数据异常
对于蔬菜出现大量焦枯的原因,受灾村民纷纷怀疑是由龙圩区一个“化工区”排放不明气体造成的。同时,村民们表示,不明气体具有较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吸入后,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和喉咙干涸等不适感。
4月13日,梧州市环境监察支队与龙圩区环保局再次派出执法人员赶赴村民们所指的“化工区”实地调查。
经了解,涉事区域共有两家化工企业,其中一家企业为顺风钛白粉厂。结合投诉村民所描述不明气体的特征以及相关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特征,环保部门认为不明气体来自顺风钛白粉厂的可能性更大。
当天上午10点30分,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前往顺风钛白东厂区硫酸车间。在车间办公室,执法人员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仔细查阅了该厂各类设备在4月6日至9日期间的运营台账记录情况,其中一组发生在8日零时至16时的异常在线监测数据,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
据该公司的硫酸车间废气排放口综合报表显示,在这期间包括二氧化硫在内的多种化合物监测数据均为0。执法人员多番打听下得知,硫酸车间于6日至7日间,部分设备出现故障异常,导致断电检修。
未记录氢氧化钠投放量
随后,执法人员来到硫酸车间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尽管硫酸车间内的转换器设备已经恢复生产,但涉事转换器设备的外部仍有木质脚手架搭附着,设备表面局部明显变形。
进入到硫酸车间操作室,几名工人正守着四台电脑显示屏,实时监控每一道硫酸工序的生产情况。于是,执法人员分别调阅了操作室电脑的监测数据,以及查阅事发期间的值班记录。很快,他们从4月7日硫酸车间的值班记录里发现了情况。
硫酸车间四班班长刘先生在当日的值班记录中写到:“热热交换器顶、冷热交换器顶、一级塔顶视镜漏气,请下一班员工注意吸泵运行情况。”另外,调查人员还发现,值班记录中并没有记录当晚液碱槽里氢氧化钠的投放量。对此,刘先生的说法是,因为忙于协调设备维修事宜,所以当晚“忘记”记录该项数据。
据悉,制作硫酸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在其排放前需要经过液碱喷淋处理,直至达标后才能排放。一旦硫酸制作生产线出现故障后重新开机,很容易因温度不够而导致尾气超标。因此,按照操作规定,重新开机时操作员必须打开液碱泵,对即将排放的尾气进行液碱喷淋处理。
也就是说,7日晚上,硫酸车间内的转换器设备出现故障后,因值班记录中没有显示氢氧化钠的投放量,所以,执法人员无法确认当晚产生的尾气为达标排放。
另据该车间工作人员甘某记录,8日零时上述故障设备已经恢复生产,但尾气在线监控设施未开启,因此没有上传相关监测数据。
目前,事发期间该硫酸车间是否存在尾气超标排放的问题,仍在进一步调查确认中。同时,环保部门已对该企业涉嫌设施运行不正常作立案处理。
另长洲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透露,受限于相关检测条件水平,农业部门暂无法鉴定此次蔬菜叶片焦枯是因何种性质的气体所导致。因此,需有关部门寻找具备相关资质和能力的检测机构作进一步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