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从一个20岁就开始持家的穷小子到注册资金2000万的合作联社董事长,从一个人担起一家16口人生活重担到带领300余户贫困户脱贫,藤县太平镇金田村横桥组的黄有强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
从穷小子到脱贫能手
2017-04-16 13:07   梧州日报   何杰锋

黄有强(左四)指导贫困户种植甜蜜青枣。

    何杰锋 文/摄

    “穷小子”黄有强执着种植青枣,赔掉了积蓄,经过不断摸索、改良,终于种植出市场销路好的甜蜜青枣。对不少贫困户今天的困境,他感同身受。为此,他带领邻近镇、村的数百农户发展种植甜蜜青枣、淮山、粉葛,并把三个合作社联合起来,发展多种经营确保乡亲们的收益。

    屡屡失败,

    执着种植甜蜜青枣

    1988年,黄有强的父亲去世,他年仅20岁,一家16口人的生活重担落在他身上。为了生活,他除了带领全家人种瓜、种菜外,还干起木工、泥瓦工。总之,一切能赚钱的活他都干,脑子灵活的黄有强很快从困顿的生活中突围出来。1988年,本县西瓜市场销售价跌到每公斤0.1元都没人要,1989年,几乎没人再种植西瓜时,他却把家里7亩多承包田全部种植西瓜。结果当年西瓜价格上升到1.5元每公斤,他们家庭一下子收入近2万元,除了还清为父亲治病拉下的债务,还剩下近1万元。随后,他养猪、种菜,什么赚钱干什么。

    “那时候,才20岁出头,一年成为万元户,觉得自己了不起,干什么都觉得有劲头”。想起当年初干就获得成功的日子,黄有强脸上还溢满着自豪。

    然而,此后黄有强在创业中屡屡“败走麦城”。

    1994年,黄有强在当地率先种起大青枣。由于没有种植技术,加上引进的大青枣品种没有经过改良,不但产量不高,品质也差,市场销路无法打开。他不服气,种了毁掉,毁掉了再种,反复几年,不但赔掉了之前的积蓄,连开始跟着他种青枣的乡亲也不跟他种了。

    黄有强只好暂时放弃了,转而与人合伙干了几年板木贩运生意。想不到,贩运板木赚来的100多万元,因合伙人投资不慎全部赔了个精光。一无所有的黄有强只好外出打工,在广东省江门开平市,凭着自己的蔬菜种植技术帮别人种蔬菜。

    “在广东帮别人种菜,每月收入不到1000元,不够维持一大家子人的日常开支,想来想去,还是回家发展好”。黄有强回家后,他在发展当时市场比较畅销的香芋种植的同时,不服气的他还是继续种植大青枣。

    “这次,我通过在海南工作的老乡从海南引进大青枣种苗,经过不断摸索、改良,终于种植出具有蜜味、脆口、产量高、市场销路好的大青枣,我把它命名为甜蜜青枣”。黄有强说。

    2006年前后,黄有强所在的横桥组大部分农户都采用他培育的枣苗和技术,大力发展甜蜜青枣种植,大伙都脱了贫,还纷纷建起了“青枣楼”。

    随后,他在全县率先成立了第一家农业合作社——藤县甜蜜青枣专业合作社。“多年农业生产经营的经验告诉我,要保持生产效益,必须抱团经营,掌握产品供应和销售一定的主动权”。精明的黄有强具有前瞻经营理念。“加入合作社后,种苗有保障,种植技术有保障,产品能及时销售出去,每年都有好收成”。 横桥组大青枣种植户黄位联说。

    多种经营,

    经受考验同致富

    通过建立合作社的运作模式不但能带动更多农户致富,还能不断壮大自己的经营规模。看到横桥组大部分村民跟随自己种植甜蜜青枣走上致富路,并且借助上级的政策和扶持,在全县率先建起了横桥新村,黄有强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但“不安分”的黄有强借助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先后成立友强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葛多宝开发合作社,带领邻近镇、村的数百农户发展种植甜蜜青枣、淮山、粉葛。2014年,黄有强把三个合作社联合起来,成立了藤县大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黄有强说:“单一的农业产品,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我的甜蜜青枣、淮山、粉葛种植发展对象重点是贫困户,他们根本没有家底,赔不起,只有发展多种经营才能确保他们的收益”。

    然而,联合社成立不久,就经受了严峻的考验。2014年末,淮山丰收上市,却遇到前所未有的销售困难,淮山价格一落千丈,从约6元/公斤跌至低于1元/公斤,一些种植户欲哭无泪。为了把社员们的损失降到最低,黄有强四处筹措资金,建立淮山储藏场和烘干加工厂,延长淮山储藏、销售时间,避开淮山价格低谷。为得到银行贷款,他把自己在镇上最值钱的房屋作为抵押。最后,黄有强把凑来的钱以2元/公斤的价格把社员的淮山全部保价回收。转年,淮山价格大幅回升,联合社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收益。赚了钱的联合社并没有独享,而是拿出相当大比例的利润,按社员的淮山交售量分发联合社的经营收益。联合社的股东都说黄有强笨,到手的钱就这样分给本可以不再给的农户,社员也想不到有这样的“好事”。

    2015年底,价格走低的风潮同样影响到粉葛的销售。当年,全县出现粉葛滞销,1元/公斤都没有客商前来收购。黄有强又筹集资金,一面发展葛多宝系列产品深加工,一面筹建一个大型鲜粉葛储藏场,并以2元/公斤的价格全部回收合作社员的粉葛,单是鲜粉葛就收了1200多吨,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本县粉葛的销售市场,拉动了全县粉葛价格的大幅度提升。转年,单粉葛鲜品的销售,合作社就赚了300多万元。

    响应扶贫,

    零投入模式助脱贫

    2014年黄有强成立大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时,只有社员115名,到2016年,社员增加到586名,其中贫困户就有302名,占51.5%。

    “我今年虽然还不到50岁,但怎么样的穷困日子都经历过,对不少贫困户今天的困境,我都感同身受,现在我有能力帮他们一把,好像帮我当年的自己一样”。为什么把社员的发展重点放在建档立卡贫困户,黄有强这样说。

    2016年,上级部署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黄有强积极响应,通过联合社董事会成员一致通过,出台了扶贫的新举措——由联合社出资租赁土地,并提供种苗、技术和生产投入的资金,安排给贫困户种植甜蜜青枣。贫困户只出劳动力,且每个劳动力每日给80元工钱,收获后扣除包括工钱在内的所有支出后,贫困户与联合社按6:4分成,这样,贫困户不用投入一分钱、不担风险,不但平时的生活有保障,还有比较大的收益分成。去年联合社在太平镇古秀村租下80亩土地尝试这种帮扶模式,开始只有4户贫困户愿意加入。

    古秀村贫困户吴海家里人口多,去年7月参与种植甜蜜青枣,家里有3个人到青枣园打工,到今年初,打工加上青枣分成,收入3万多元,一下子摘掉了贫困帽子。这4户贫困户种植的甜蜜青枣第一年就有收成,户均增收2万多元。其他贫困户看到希望,纷纷要求加入,今年又有14户加入了这种发展模式。

    黄有强致富不忘扶贫的名声陆续在县内传开,附近乡镇东荣、和平、古龙的贫困户找上门来,要求加入联合社,2016年,联合社的社员新种甜蜜青枣、淮山、粉葛达5000亩。“我是从穷日子过来的,深知要脱贫,没有资金是发展的最大困难,我就是要让贫困户零投入有钱收,尽快过上好日子。”黄有强说,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发展,贫困户一年脱贫,三年致富,五年建楼房不是梦。

    要使贫困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培养他们自主发展能力是关键。黄有强在发展农业产业中,除了现场向贫困户传授相关技术外,具有前瞻眼光的他,还积极主动联系上级部门,在他的合作联社举办了三个班的职业农民培训班,着力培养懂生产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目前已安排105名社员参加了淮山、粉葛、青枣种植以及农产品营销、电商等课程培训。他认为,农业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将沿着职业化经营方向发展,贫困户要走脱贫致富路,必须先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才不会长期依附别人谋求解决温饱问题。

编辑:钟笑莹 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2017年梧州市职工男女混合拔河比赛举行
梧州学院留学生欢庆泼水节
2017年万秀区小学生运动会校园足球赛落幕
藤县400多名学生近距离接受禁毒教育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走进梧州
面朝通途 春暖花开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