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亦林默默地照顾着妻子的饮食起居,廿载牵手相扶相持。
徐凤英 文/摄
二十年来,藤县藤州镇车塘村马培自然村的廖亦林,无怨无悔地照顾着重度残疾的妻子徐敏,给她如大山一样厚重的爱。
相亲当天抬回“新娘”
1997年的一天,村民们看到廖亦林和几个汉子用竹杠抬着一位躺在担架上的姑娘进村,这担架上的姑娘就是廖亦林从苍梧县岭脚镇石龙村抬回来的“新娘”徐敏。石龙村虽然与车塘村相邻,但山路弯弯,四条汉子足足抬了3个多小时才到家。
廖亦林虽然长得还算周正,但由于年轻时家庭负担重,上有老父母要照顾,下有双目失明的妹妹要抚养,家庭经济极度困难,30多岁还没妺子上门相亲。活泼可爱的徐敏在8岁时因突患风湿病,从此一病不起。
有好心人介绍了廖亦林和徐敏认识。在见到躺在病床上的徐敏的那一刻,廖亦林就铁定了心要照顾她。“我长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你可想清楚!”徐敏很认真地对站在床前的廖亦林说。
“不怕的!” 不善言谈且性格内向的廖亦林语气坚定。
就凭这三个字,徐敏认定这是个有担当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当天就上了廖亦林的“花轿”。
廿载牵手相扶相持
“不怕的”三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是多么难。本来就家庭经济困难,又多了一个残疾人要照顾,廖亦林更加忙了,他默默地照顾着妻子的饮食起居,想方设法找中草药给妻子治病,没钱买药,就去贷款,并坚持每天晩上给她按摩。
患病卧床,整天面对的只有蚊帐顶,徐敏心情反复,时好时坏,有时她觉得烦闷,气就往丈夫身上撒。廖亦林总是默默地忍受着,从不计较,他理解一个妻子的焦灼内心。
就这样,廖亦林毎天起早贪黒,忙来忙去,照顾着一家老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达10年的照顾和治疗,徐敏终于能慢慢下床了,她可以拄着拐杖扶着墙来回慢慢走动。这-刻,夫妇俩是多么高兴。看到妻子的身体好点,廖亦林就进山烧炭卖,或就近做一些零工,赚点钱给妻子治病和贴补家用。
生活刚有了点起色,可祸从天降。有一次廖亦林在建筑工地做零工时不慎从楼上跌下来,整整一个月都难以起床。
顶梁柱倒了,家庭陷入了困境。但廖亦林在妻子轻言慢语的“治疗”下,顽强地爬起来,忍痛做家务,照料家人。
如今,廖亦林和徐敏在风雨中走过了二十个年头。由于妻子不能生育,他们领养了一个女儿,今年已经八岁。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徐敏办理了残疾证,政府还把他们一家三口纳入了农村低保家庭,并帮助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了最低的生活保障,女儿上学也得到社会捐助。
最近,在政府开展扶贫工作精准识别时,廖亦林户被列为贫困户,政府正想方设法帮助他户脱贫。
等到女儿长大了,徐敏的病好了,辛苦也就熬到头了,夫妻俩内心期盼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