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流动服务站”成监督“利剑”
藤县检察机关借力“互联网+”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
2017-04-24 09:55   梧州日报   李继远 覃远成 周开盛

相关人员扫码加入服务站微信群。

    梧州日报讯 “通过检察机关的‘流动法律服务站’协调、监督,辖区300多人的企业起死回生,威胁到2000多户5000多人生命的消防通道终于得到解决了。”近日,说起检察院创新的“法律服务微信新平台”时,藤县县城城西社区副主任彭金汉感激不已。

    “检察机关的‘法律服务微信平台’就像一面镜子、一把利剑,时时警醒自己如何履职、如何用权,预防职务犯罪。”藤县交通局航运所副所长蒙文辉感触。

    “新媒体平台是检民沟通的新渠道,我们要始终坚持服务为民的工作宗旨,让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得到‘一键解决’,让‘少跑腿’成为常态。”藤县检察院检察长何凯兵说。如何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的法律服务,成为藤县检察机关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司法改革试点的一大课题。去年以来,藤县检察机关大胆尝试打造“互联网+”监督利剑,依托设在企业、乡镇、社区(村屯)检察工作服务站,创新开通“微信法律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每天24小时提供法律服务。

    “指尖上的服务站”筑起检民暖心桥梁

    “哪里的群众有法律需求,我们就应责无旁贷地将法律服务送到哪里,要让百姓成为法律的明白人。”今年4月13日,正在藤县陶瓷园区企业开展法律服务的藤县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周远宏对笔者说。周远宏现在比以前更忙了,因为多了一个“身份”——“藤县检察院微信法律服务站站长”。

    “我们的服务范围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各人民团、驻藤中直、区直、市直单位;藤县范围内的厂矿、企业、个体经济业主、人民群众。服务内容有微信普法、宣传法律知识、法律热点、解决法律难点、法律疑点、法律纠纷以及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周远宏拿出印有服务站微信二维码的“流动牌子”,一边现场指导工人扫描加入服务站微信群,一边向笔者介绍。

    “感谢藤县人民检察院法律服务微信平台帮我解决企业拖欠我村村民30多人2个月的工资30多万元。”“握在手里的手机,就是我们维权的武器。”今年春节前,藤县工业园区某公司的工人陈永坚在微信群里打趣地说。

    许多像陈永坚一样的群众感受到了“指尖上的法律服务站”带来的变化和护佑。 今年1月份,在外地打工的卢某通过微信服务站平台,查询到村主任因受贿罪被立案查处,马上联系检察机关,很快,卢某的同心镇亲戚父子领到低保3000元。

    藤县检察机关通过创新微信法律服务新平台公众平台,以点对点的方式,及时将相关信息与案件当事人零距离分享,为他们及时获取案件信息提供了方便,类似的沟通方式与“私人订制”无异。

    “虽然起步不早,但我们正努力做到最好。通过微信服务平台,检察机关和群众之间就像架起了一座桥梁,互动更加直接、及时,阳光检务的发布周期也会进一步缩短。”藤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永介绍 。

    互联网+服务,打造护佑百姓的“利剑”

    采访中,笔者还了解到,该院紧抓“互联网+”快捷高效、精准传播的特点,还创新了“新媒体+预防+检察扶贫”“新媒体+民行检察”等金点子,有效推动了新媒体与检察工作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把护佑百姓的“利剑”。据统计,该院自去年“微信法律服务站”平台运行以来,已发布各类检务资讯100余条,群众互动600余次。

    打破虚拟,走近群众。藤县检察院新媒体法律服务站建立起第一时间掌握线索、第一时间整理预案、第一时间回应疑问、第一时间反馈处置结论的“四个一”媒体联络机制,开拓了检察工作信息发布主阵地,增强了对涉检信息的吸纳能力、处置能力、预判能力。目前,“微信法律服务站”对于平台汇集的涉检疑问、法律咨询、控告申诉等问题,该院能够突破虚拟平台的沟通障碍,主动与当事人沟通联系,积极约访、下访、回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县港埠公司是一个合法码头,是藤县经济的发展的动力和保障,现听说有的行政执法部门通过变相手段在防洪堤闸门口设置3.5米的限高设施,如果是这样,港埠公司及下属300多人的生活如何解决,合法码头搬迁到哪里,如何安置职工?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引起上访或是流血事件的发生。我们该怎么办?还请检察机关监督。”

    “你好,听说某行政部门初定在防洪堤闸口设3.5米限高设置,如果是这样做那么闸口以上十几幢高楼,户数2000户左右,住户人数5000多,请问检察院法律服务平台,如果发生火灾,消防救援车没法通过造成后果由谁负责?” 去年11月初,藤县港埠所职工和城西社区的居民纷纷通过法律服务平台咨询。

    “涉及民生和经济发展的事我们检察机关一定要主动介入,有所作为……”接到汇报,检察长何凯兵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指示民行科迅速调查处理。

    2016年12月5日,在县委政法委的协调组织下,县政协、人大、检察院、水利、防洪公司、消防、交通、社区等部门联合会商,大家一致认为,保障小区的消防通道畅通关系到2000多户5000多人生命安全,有关行政机关乱作为、不作为如不纠正,又会引起一系列的预防职务犯罪。

    很快,消防部门在交通部门的复函中明确规定,消防车道应符合净宽度和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0m。为此,某行政部门取消初定在防洪堤闸口设3.5米限高设置的计划,彻底解决2000多户5000多人生命财产安全问题,300多人的企业起死回生;同时有效地预防了3人以上的职务犯罪的发生。

    目前,藤县检察院的“微信法律服务站”设到了10多个码头和企业,为西江黄金水道和“一带一路”战略护航。

    互联网+普法,让百姓成为法律的明白人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微信法律服务站”把规范作为自己的生命。为了规范服务站的工作,藤县检察院制定出台《藤县人民检察院关于构建法律服务微信新平台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服务站的性质、 功能定位、职责范围和业务流程,使服务站民行检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服务站在各个乡镇、街道、企业宣传栏内公开张贴 《微信法律服务站二维码》,向群众公开服务站检察官联系方式和监督渠道,切实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

    藤县检察院开通“流动法律服务站”微信群,邀请企业、村(社区)干部加入微信群,借助这种全新的方式,积极开展互动,为群众答疑解惑,并将实用的普法信息和辖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动态,通过文字、图片、案例等形式向微信平台的用户发送,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借助手机微信来学法用法,让群众轻松成为“法律明白人”。

    “嫖娼被捉会被判刑吗?”微信号叫“文”的问。法律服务站的检察官回复:“违背妇女意志的强迫的行为属于强奸,是要被判处刑事责任的;双方有金钱交易的那就属于卖淫,要依治安管理条例处罚。”

    “农村人开车出县城被扣,交警要求补交过去四年保险和年审费用合法吗?”微信号叫“黄剑梅”询问。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回答:交警的处罚是有法律依据的。

    “请求检察院帮我们银行解决我行起诉藤县顺通公司拖欠贷款300万元的执行案件!”“用于抵押给我行的抵押物藤县东山路452号房屋于近期在法院进行变卖,请检察机关依法进行监督!”2016年12月初,藤县“微信法律服务站”收到某金融单位的请求。

    同年12月26日,在藤县人民检察院的全程监督下,藤县人民法院依法启动变卖程序,对一起执行案件标的物即房屋进行变卖。经过竞价,标的物以330万元的价格成功变卖。

    “@藤县检察院法律服务站,点赞!敢于对社会不良现象动真格,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是对社会的一种促进。”

    藤县县委书记黄东明对藤县检察机关法律服务微信新平台该项工作高度评价,认为是为藤县经济保驾护航,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的一项创新工作。目前,该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纷纷主动加入藤县人民检察院法律服务微信新平台,学法守法,并咨询有关法律知识。

    “乡镇检察工作站一直监督这笔钱的管理和使用,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通过微信法律服务站@我。”近日,周远宏和金鸡镇检察工作站工作人员和村民在一起,就大家提出的村集体土地的征地补偿款“不分给他们,放在村委会不放心”的问题作了如此答复,大家表示认同。 微信法律服务站聘请社区(村屯)干部为联络员,双方定期互动、反馈信息。民行检察干警定期到联系点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现场接待群众来访、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成为该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举措。

    “微信法律服务站”拉近了检察官与群众的距离,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成为检察院开展便民服务的又一个重要窗口。去年以来,藤县检察机关以开展“保民生、促三农”和“扶贫攻坚”专项行动为契机,利用驻乡镇检察工作站将检务公开的重心下移,研究出一系列直接面向群众、切实方便基层的工作举措,努力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该微信平台发布各种法律法规及图文信息500余条,为群众答疑解惑1500余人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李继远 覃远成 周开盛)

编辑:钟笑莹 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
西江汊河桥附近防洪堤加快硬化低水位平台
加快推进安居工程建设
书海拾贝
上门服务解民忧
习近平到广西考察调研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