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桂(中)在演现代剧《鸡笼》 。
庞广蛟 文/摄
4月14日下午,在岑溪市第一小学五年级9班教室里,岑溪群艺馆的冯子桂老师正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授课,内容包含岑溪牛娘戏在内的中国戏剧历史渊源、特征和艺术价值。他时而解说名词术语,时而即兴演唱几句,声情并茂的讲课方式,点燃了孩子们对岑溪牛娘戏的热爱之情,在他们稚嫩的心灵埋下戏曲的种子。
小荷尖角初露,虽苦犹乐
1972年,冯子桂在岑溪波塘读小学三年级,年方12岁,作为校文艺队一员的他,被招进当时的岑溪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小鬼班”试用。每次排练,他都卖力地敲锣打鼓,十分投入,表现优秀的他最终通过考试成为正式队员。
当初,他月工资是18元,每月伙食费就花费了15元,所剩无几,冯子桂虽苦犹乐,要知道当时能谋得一份领工资的差事是很荣耀的事。他上午学艺术,下午学语文、数学等文化课。1973年,该文艺队开始在广西容县、灵山、北海、浦北、玉林等地巡回演出,冯子桂做打击乐手。他虽是打击乐手,但不甘于一辈子只做一个岗位工作,冯子桂趁大家排练的机会,他就在一旁暗暗模仿学习。终于,团长莫祺年发现他的表演天分,开始着力培养他。
1976年,冯子桂开始上台演出了,初出茅庐演首场戏演出是《紫曲河畔》,接着演了《沙家浜》、《红灯记》、《龙江颂》、《白毛女》等样板戏,冯子桂还擅长杂耍,表演滑稽,惟妙惟肖,人们深深喜欢上了这个小鬼演员,不少观众成为冯子桂的“粉丝”,他既能演奸诈的反面人物,也能演正义的正面人物,还能反串男扮女角色。
冯子桂回忆道,当初,他深知进县文艺队不容易,如果不努力做不好就会被辞退。而这股专注的劲儿,贯穿于他的整个演艺生涯。
四十年的耕耘,苦心孤诣
45年的历练,单位由该宣传队改为岑溪文工团、岑溪粤剧团,后来粤剧团改制进入岑溪群艺馆,冯子桂始终没有离开舞台,没有离开他钟爱的粤剧和岑溪牛娘戏;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剧团和戏剧市场遭遇持续低迷,很多人离开另谋高就,岑溪粤剧团原有40多人,那个阶段就走了17个人,但冯子桂坚持下来了。
在团友的指点、个人的努力下,冯子桂的演技大有长进。1987年,刚担任岑溪粤剧团副团长1年的冯子桂,被派去广西艺术学院进修半年,系统地学习戏剧理论知识和演出技能,他很珍惜学习机会,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也将目光向国内粤剧名家看齐,冯子桂买来广东粤剧名丑生文觉非和粤剧名家马师曾所著的粤剧书籍和唱片,学习他们的唱腔唱技。后来,他也成为两广著名的丑生。
不局限于粤剧、牛娘戏,冯子桂还涉猎京剧、采茶剧、小品、歌舞……冯子桂主演的现代剧《鸡笼》、《亲家》、《山乡风云》等被很多单位、团体指定为演出剧目,其中《酒不醉人》《亲家》被广西电视台录制播出,大型古装粤剧《喜结良缘》、《梨花劫后香》、《梦断香销四十年》、《三笑姻缘》等被岭南戏剧频道和南方卫视播出。
1986年至2013年这段时间,是冯子桂演艺生涯的高峰期,他每年演出达300场次,每年都到各镇村演出。此外,他还曾五次率团参加广州粤剧黄金周表演,是县级团少有的殊荣。他导演和主演的《特殊支票》入选全国文化知识工程共享项目。
冯子桂一步步走来,从鼓手到演小丑,从小丑小角色到担纲主演和导演,声名鹊起的他,修炼成岑溪乃至两广地区家喻户晓的粤剧名伶。在广东,一些“粉丝”曾因为买不到他演粤剧的戏票而与前面排队买完票的人发生口角。2011年,一香港老板深深折服于冯子桂高超的粤剧表演水平,主动找到他,并出资数十万购置了崭新设备,让岑溪粤剧团的硬件大为改观。
2012年,一名美国华侨主要负责人在家乡广东台山观看了冯子桂演出的粤剧,他向广东顺德粤剧团推荐了冯子桂。恰好当时顺德粤剧团正在寻找高水平的演艺人员,于是,冯子桂加入了著名的广东顺德粤剧团,赴美参加演出。他在一些节目担任主角,先后在纽约、旧金山等地演出了18场,在美国华人和美国友人圈刮起了一股不小的“冯子桂风”。
1987年,冯子桂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2013年,冯子桂成为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岑溪市群艺馆馆长陈长强这样评价说,冯子桂作为广西现在职从艺最长的人员之一,他对剧中人物的特点抓得牢,能够按角色要求,凭着个人扎实的表演功底,将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人们喜爱他演戏的原因。
技高而不骄,推动传承
冯子桂还是改编好手。有些剧本语言不大符合舞台要求,他总是认真地改编,让语言更接地气和诙谐幽默,一些原编剧者也向他投来信服的目光。冯子桂注重将岑溪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有关部门如纪委、国土、公安、卫计、林业等的政策、法规宣传融入剧情当中,让观众寓教于乐,让生硬的法规政策宣传轻松说进群众的心坎。
身为岑溪市政协委员,冯子桂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作用,推动岑溪文化繁荣发展,在他及业内人士的传承和发展下,岑溪牛娘戏由原来的老牛娘调和牛娘调等一两个曲牌发展到而今的80多个,如山水调、今发腔、快双板、平安歌、南山歌、怀旧腔和赶路腔等,岑溪牛娘戏古戏新唱更有看头。
冯子桂的伴侣也是演员,同样,受夫妻俩的熏陶,他们的女儿也继承了他们的衣钵,女儿冯杏考上广东粤剧学校并攻读了6年,毕业后到广州粤剧团供职。
粤剧和岑溪牛娘戏不能在岑溪断层,冯子桂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技高而不骄,一直以来,冯子桂对剧团和群艺馆的新苗子总是悉心和不厌其烦指点训导。一有空,冯子桂就深入社区、学校、边远山区开展文艺辅导,促进社区、企业、广场、农村文化发展。他重点对口帮扶辅导了波塘文艺队、波塘牛娘队、糯垌社区牛娘文艺队,在他的辅导下,文艺队在各大文艺比赛中佳绩层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