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韵)今年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力实施餐饮业食品安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实现后厨“阳光操作”,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明厨亮灶”工程是指将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关键部门和重点环节,通过直观形式和视频方式展示给消费者,使餐饮服务单位厨房变得可视、可感、可知,实现消费者、餐饮企业和监管部门的良性互动。据悉,目前我市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共4815家,已完成“明厨亮灶”改造的有1007家,完成率达20.91%。
在“明厨亮灶”工程建设中,各餐饮企业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开”模式,市食药监局将学校(含幼托机构)、大中型餐馆、米粉早餐店和饮品店等经营单一品种的小型餐饮单位等作为实施“明厨亮灶”工程的重点。据了解,我市部分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馆均采取视频监控方式,学生在校用餐时可通过连接在食堂的电视机,看到后厨实时监控画面,目前全市共有411家学校(含幼托机构)利用电子化监管系统,加强校园餐厨监管;大中型餐馆由相关管理人员通过可视终端,适时监控餐饮加工现场操作及经营情况。
另外,我市部分米粉早餐店等小型餐饮单位对加工区域进行改造,打通食品处理区和就餐场所之间的墙壁,安装透明玻璃隔断,消费者可直接观看食品处理区域环境卫生和餐饮食品加工制作全过程,以较小投入将后厨改造成“透明厨房”。
目前,各城区食药监局结合量化分级管理、示范创建、日常监管、行政许可相,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力争使更多的餐饮服务单位实现“明厨亮灶”,保障市民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