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我市把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细化落实帮扶措施,把精准脱贫工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聚焦聚力,层层压实脱贫责任。全市各级夯实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市委制定厅级领导督办脱贫摘帽村安排表,把34名厅级领导安排到7个县(市、区)督办脱贫摘帽,指导做好扶贫规划,开展精准帮扶,加强督促检查。同时,县、乡、村各级明确具体督办负责人,以及各贫困村联络员、第一书记各自的责任,构建层层传导责任、层层传递压力的格局。
对标施策,细化落实帮扶措施。按照精准识别和精准施策的扶贫原则,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指导督促第一书记合理规划符合本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主导产业,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制定帮扶项目。各地各部门采取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要求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措施,力取落实“户户有产业、家家能增收、人人有保障”。去年以来,全市帮助、指导贫困村制定脱贫计划265个,实现4.7765万贫困人口、59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构建机制,筑牢脱贫攻坚实效。全市普遍建立“党支部+科技特派员+”机制,科技特派员依托党支部建立合作社、培养致富带头人开展帮扶活动。去年以来,全市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02个,出资总额47769.17万元,成员人数达2169人。同时,“双联系”机制在全市推行,通过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开展定向帮扶,目前全市共有1338家单位与贫困村建立结对共建关系,16569名党员与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据统计,干部为贫困户办成好事实事16370件、实现个人微心愿28173个。 (吴祖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