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警务站、各组巡逻民警注意,从南宁开来的D3679次列车将于11时50分进站,做好警务对接……”4月30日上午11时30分,梧州市公安局龙圩区分局设立在梧州高铁南站的数据化警务站,通过3G视频监控系统发出指令。随即,南站广场、通往市区国道321线道路上的流动巡逻车、步行巡逻民警马上启动警务联勤,实现警务与动车的无缝对接。
去年以来,龙圩警方“以民意为导向”推出巡逻警务站勤务模式(简称“站巡制”)警务创新举措,通过数字化信息巡逻警务站,被誉为群众出行“安全司令部”。警方结合流动巡逻车、天网等,把群众工作做到了街头、做到通往市区道路沿线,做到了群众的身边、做到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打造了一列护航四面八方旅客的“警务动车组”。
站巡制使护卫旅客有了“安全司令部”
去年9月底,随着梧州公安机关大巡访机制的启动,龙圩区警方巡逻民警24小时驻守街头。
“在南站广场设立巡逻警务站发挥了‘安全司令部’的作用,提高了广场以及沿线打击、防范及控制能力。”龙圩区副区长、公安局长刘永胜向笔者介绍。在位于梧州南站广场右边的巡逻警务站,笔者看见巡逻车接入3G系统,与分局指挥中心视频监控系统链接,巡逻车经过的地方,警务站和指挥中心人员可以即时看到广场、公路沿线情况,可实现更有效地实时指挥、布控。刘永胜表示:别小看这个警务站,它可以实现警务数字化管理,并依托这个“司令部”发挥监控、指挥、调度的作用。
“站巡制”模式的推行将使高铁站广场设立的巡逻警务站成为巡逻民警的工作地、巡逻工作的始末点、巡逻力量的集结区、民警形象的展示区,充分体现“服务、管理、控制、展示”四大功能。该局将警务站打造成百姓心中的“安全岛”、百姓出行的“航标灯”、百姓生活的“守护神”。使巡逻警务站勤务工作成为预防犯罪的“警示窗”、发现犯罪的“过滤网”、震慑犯罪的“长明灯”、打击犯罪的“前哨站”,从而形成“警灯闪闪、处处见警”的强大规模效应,实现巡逻警力24小时驻守街头,达到南站广场、公路沿线“高见警率、高控制力、高震慑力、高束警力”的实战目标。
“一出车站就能看见警察让我们心里踏实!”今年“五一”小长假来梧州游玩的外地游客纷纷伸出大拇指点赞。该局联合市特巡警在广场警务站创建“雷锋式”警务室为契机,使其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截至目前,该巡逻警务站共接处群众报警300多次、求助58次、接受群众各类咨询近10万人次,救助走失小孩8名和流浪乞讨人员3名。
立体防控网筑起“警务新干线”
“巡逻警务站勤务模式”是根据梧州高铁站的治安形势,在广场、旅客通往市区重要路网结点、繁华商业区等复杂核心卡点,建立“巡逻警务站”。4月28日下午,笔者来到位于梧州南站广场警务站,龙圩公安分局特巡大队长黎海阳介绍,南站以警务站为中心,分布5个流动站点,使勤务交接、派勤、集结等巡逻勤务全部展示在广场和公路沿线,同时牵动街头各警种和交警、城管等社会行政管理力量,并与周边社区警务衔接,在实现巡逻警力24小时固化在广场的同时,以“点”牵“线”带“面”(点即“巡逻警务站”,线即“警务站周边主要道路”,面即:警务站控制范围)向周边可控地域产生辐射效应,加上广场、公路沿线的“天网”,牢牢掌控街头治安管理主动权,大力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努力实现街面“高见警率、高控制力、高震慑力、高束警力”的勤务模式。
“警察同志,刚才我在站前大道被一驾驶摩托车的男子抢了手提包往国道321线藤县方向跑了,包里有现金3000多元和重要证件。”今年春节期间一天晚上10时,一妇女匆匆忙忙的跑到广场警务站报案称。“呼叫巡逻3组,请速往藤县方向收费站截住一辆男式摩托车……”不到5分钟,前面的民警传来消息,疑犯已被抓获。
龙圩区警方推行这一模式打造了“5分钟警务新干线”,也推动了警务工作重心从“以打促防”向“巡逻主动防范、高见警率震慑和追求群众安全感”转变。
旅客喜乘“民生警务动车”
“我们和梧州南站派出所、苍海警务站、交警、武警都建立了警务联勤联动机制。明确南站派出所负责站内警务、龙圩分局特巡大队与警务站负责站前广场安保、龙圩分局特巡大队与城西派出所负责南站至城区沿线的治安巡逻维护,推行‘一线主动警务’,为广大进出梧州南站的乘客保驾护航。”龙圩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刘永胜说。
高铁梧州南站,作为梧州市的“枢纽”和“窗口”,更是城市的第一名片。随着广昆高铁开通,高铁梧州南站目前每日136趟动车,日均客流量约7500人,节假日客流量高峰甚至达到约11000人。
“一出站台,就看到警务车和巡逻的步巡民警。见到警察就在身边,觉得这个城市很有安全感!”4月20日20时许,从百色坐动车来梧州洽谈生意的王先生如是说。
“南站有两名戴口罩、手持刀具的男子袭击群众啊!”“暴徒已被警察和武警迅速制服了,神速。”站前广场的群众一边看一边说。这是今年4月13日,龙圩公安分局与南站派出所、武警、交警联合开展的联勤联动反恐演练。通过开展联勤联动反恐演练,打破了传统的画地为牢、各自为战、自我封闭的格局,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目标、配套联动、有机联系的整体。这种演练不仅最大限度提升反恐防暴应急处突能力和水平,并且形成有效的防控处置整体,进一步提高对车站周边的管控能力,还起到了震慑犯罪、展示警威的作用。
笔者在南站广场的流动警务站看到,设有法律宣传、人口与出入境管理、接待恳谈、案件受理与业务咨询四个便民服务窗口,并配备LED显示屏、360度可升降旋转探头、人像采集及配套设备等,可以现场提供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办理,受理信访投诉,接受群众报警求助,调解群众纠纷,解答群众咨询,开展法律政策和安全防范宣传等多项服务,这成了一列名副其实的“民生警务动车组”。
“真没有想到能找回手袋,里面的东西竟然一样不少,太感谢警察了”。近日,在梧州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内,钟阿姨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原来钟阿姨是贵港人,今次专门到梧州看望其小女儿。回程时,由于忙着赶动车,从乘坐的的士车上拿着行李就下车飞奔往安检口。到安检口时,才发现装着车票、现金及身份证等随手物品的手袋竟然没有拿。沮丧的钟阿姨只有求助警方,接到警情的城西派出所,立即开展调查走访,最终联系上钟阿姨乘坐过的的士车司机。
今年以来,梧州南站及周边控制区域内立刑事案4起,与去年同期8起相比下降50%,查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人。在梧州高铁南站没有发生过一起诈骗、抢劫、抢夺、敲诈勒索的案件。共接受群众求助警情20余件,服务群众30多人,为他们送上了一个个“春天”。
(李继远 林永雄 李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