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李欣鞠
周周有文艺演出,月月有精品节目。全年常态化开展的精彩文化活动,是我市以“激情广场大家乐”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群众文化发展,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真实写照。一场场歌舞盛宴,一份份文化大餐,唱响主旋律,唱出梧州好声音。
演出遍地开花 群众参与度高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的“激情广场大家乐”群众文化活动,是梧州的知名文化品牌。去年以来,“激情广场大家乐”群众文化活动紧扣党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会议、重要庆典活动及中心工作开展,主题突出、安排有序、高潮迭起,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对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
去年,全市共举办“激情广场大家乐”群众文化活动1027场(次),其中缤纷舞台板块112场(次),百姓娱乐板块915场(次),演出单位3553个(次),演职人员约5.1万人(次),演出节目约5888个,创作节目154个,现场观众达100多万人(次),活动地点遍布市政广场、鸳江丽港、龙圩区世纪广场、潘塘公园、珠玑广场、玫瑰湖广场、毅德城广场,并向社区、学校、军营、企业、乡镇扩延。
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陈强介绍,“激情广场大家乐”群众文化活动经过多年打造,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喜爱,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在各重大节日期间,众多群众自发创作、演出的节目,一批民间传统艺术和地方特色艺术节目相继登上舞台。一台台特色晚会、一个个精彩节目,使群众文化活动好戏连台、星光灿烂、高潮迭起,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城东社区飞翔艺术团是一支活跃在群众文化舞台上的业余队伍,目前有20多名舞蹈爱好者,年龄多为40至60岁。“我们团编排了民族舞、现代舞、印度舞等20多个舞蹈节目,可以表演一整场晚会。”团长卢健康说,“激情广场大家乐”为艺术团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平时大家坚持利用晚上时间进行编排和练习,希望给观众送上更多精彩节目。
各县(市)、各系统、单位也自行组织推出专题文化活动,如长洲区政府举办“长洲区社区文艺汇演”、市政管理局举办“狠抓‘两学一做’,争当城市保姆”文艺晚会、市教育局开展“璀璨师坛,华彩师韵”、“西江之声”城市形象宣传歌曲传唱活动等。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深入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激发群众爱国爱家之情。
陈强表示,通过“激情广场大家乐”群众文化活动,老百姓从台下走到台上成为主角,推动文化更加亲民、更加惠民。原汁原味的演绎,自然流露的情绪,也让文化更加贴近生活、深入人心,更好地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打造文化精品 弘扬时代精神
我市以“激情广场大家乐”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抓点带面重点打造文化精品。各单位、团体精心组织,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从社会中汲取素材、精选主题、创新形式,创作生产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优秀作品,增强作品的共鸣力和吸引力,凝聚和弘扬社会正能量。
根据时代变迁和群众需求,演出单位、队伍在原有作品和素材基础上,对优秀剧目进行打磨提升,丰富和充实内容,创新表现形式,挖掘和提取本地特色素材进行精品创作,把艺术传递给人民群众,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其中,市群艺馆创作了说唱表演《魂归故里》,市教育局创作了歌曲《西江水长又长》、《梧州之恋》、情景剧《110岁的您》,梧州学院创作了大型歌舞《珠山情,梧大梦》,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创作了小品《年轮的故事》,长洲区文化馆创作了音乐剧《成长》,卫生系统创作了歌曲《播洒希望的春光》等一批优秀作品。
在开展“激情广场大家乐”群众文化活动中,还积极发挥文化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不断推陈出新,丰富文化服务载体。百姓娱乐版块紧贴时代主题、紧跟基层需求,推出一批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群众文化精品和服务项目。组织开展“进社区”文化演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宝石节系列文化活动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文化走进基层、走进群众。鼓励各县(市、区)开展广场品牌文化活动,以文化惠民为先行,以节庆会展为媒介,以产业发展为主体,既抓好数量更注重质量,激发创作热情。
今年,我市继续抓好“激情广场大家乐”主题活动策划、整体编排等核心工作,将活动融入当前中心工作,围绕党的十九大召开、梧州建城2200周年等重大议题创编节目,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突出展演参与功能,走与时代相结合的文艺道路,把健康向上、形式新颖、吸引力强、艺术质量高的文化活动送给观众,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