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燕)5月18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04亿元,同比增长11.8%,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区第2位。批零住餐四大行业保持同步增长,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1.7%和20.8%,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9.7%和20.0%,消费品市场实现良好开局。
据介绍,一季度,我市消费品市场呈现日渐回暖、城镇乡村消费潜力释放、餐饮业回稳明显和区域发展比例不平衡等特点。从各月走势看,1-3月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2.3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迅速回暖;从城乡角度看,全市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96亿元,增长11.0%;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9.08亿元,同比增长12.0%,城镇消费在消费品市场中仍占主导地位。
统计显示,一季度藤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3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龙圩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6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排名全市垫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大的是万秀区(24.26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5%;总量较小的苍梧县(4.83亿元)和蒙山县(5.57亿元),合计共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6%,不足10.0%。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我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存在在库限上企业数量少、限上零售额比重偏低,在库限上企业规模不大、拉动作用有限及消费外流影响市场发展等困难。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做好在库的53家限上批发企业及151家零售企业的跟踪服务和做好培育新增限上企业入库工作,重点关注和解决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积极开展汽车、服装、家电家居、农产品等各种会展和节庆活动,以展促销,带动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此外,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质量强市建设,不断提高本土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更多的消费者认可梧州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