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伟玲正在书房里画画。 本报记者 纪荣兰 摄
西江都市报记者 纪荣兰 通讯员 郭淼
面对生活的压力,有的人会选择逃避或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对于富新社区居民冯伟玲而言,生活的重担没有让她在画画的道路上却步。自己的坚持,家人的支持,让她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画作。
5月16日,记者来到了冯伟玲的家,当时,画桌上放着一幅尚未完成的作品,画室里放着一沓有关书画的书籍,绘画需要用到的一些材料均放置有序。今年45岁的冯伟玲擅长白描、素描和工笔画。她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画画,这是受其外公的影响。冯伟玲的外公生前是一位擅长画画的教师,老人绘在白瓷片上的画作,给儿时的冯伟玲留下深刻印象,艺术的种子也在那时在她的心中萌芽。
尽管对画画情有独钟,但生活的重担给冯伟玲的艺术之路造成了不少冲击。2008年,为了一对儿女能有更好的读书环境,冯伟玲和丈夫毅然放弃安逸生活,拖家带口从桂平的一个小乡镇来到梧州生活。刚到梧州时,一无所有的冯伟玲只能从零开始,租房子住,从事多份工作,兼顾带孩子。然而,在如此奔波劳碌的日子中,冯伟玲依然没有放弃画画。白天要工作,她就利用深夜的时间练习。夜深人静时,冯伟玲时常一边画画一边掉眼泪,但她坚信,凭着自己和丈夫的努力,日子会越来越好。
生活一再给热爱画画的冯伟玲以打击。2015年,中风瘫痪多年的母亲去世了,父亲也因病住院,冯伟玲的心情很低落。当时,冯伟玲正在创作一幅以团圆、和谐为主题的画作《红荔有鱼庆团圆》。眼看画展主办方规定交作品的截止日期就要到了,为了赶作品,冯伟玲在病房里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抓紧时间画画。病房中,患者家属、医务人员进进出出,环境相对嘈杂,但当冯伟玲拿起笔画画的时候,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连医院里的医生护士都被吸引过来观看。最终,《红荔有鱼庆团圆》在画展中获得了较好的名次。
经过一家人的努力,如今,冯伟玲家庭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让她能在业余时间更专注地画画。灵感来袭时,哪怕是深夜,冯伟玲都会忘我地投入创作中。而这个时候,关心她的丈夫总会督促她早点睡觉或是多睡一会儿。“我画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丈夫的支持。”说起自己的丈夫,冯伟玲充满爱意和感恩。
也许是天意巧合,当初丈夫也是看中了冯伟玲会画画,觉得这个女孩有点与众不同,从而爱上了她。生活上非常勤俭节约的他,却很支持妻子花钱买与画画相关的书籍,以提高画作的水平。而妻子自费外出参加画画方面的培训课程,他也是用实际行动支持妻子,把家里照顾好,让妻子安心学习。正是有了丈夫默默的支持,冯伟玲才能更好地享受画画带给自己的乐趣。
今年3月,冯伟玲的作品《惠风和畅》入选了首届“金绣球”广西女性书法美术作品展,这与她平日的坚持与努力是分不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