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逐渐进入夏季,梧州市内的商场、超市或广场等儿童游乐场所也迎来客流高峰。这些地方的儿童游乐设施花样层出不穷,包括探险类、游艺类、竞技类等。但是,这些设施足够安全吗?卫生状况如何?本报记者连日走访发现,这些商场、超市、广场内外的儿童游乐设施监管尚存“空白地带”。

节假日的梧州市市政广场上,游乐设施吸引了不少孩童前来玩乐。
一个工作人员管全场
自家孩子只能自己盯
近年来,随着商业竞争加剧,作为吸引客流的手段之一,不少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场、超市都开辟有专门的场地开设儿童游乐场。
5月23日,记者来到太阳广场三楼的一家儿童游乐园看到,虽然每个游乐项目周边都设有警示牌并标明注意事项,但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挤在一起玩同一个项目。如一个名为 “快乐城堡”的游乐项目,许多孩子在上面“摸爬滚打”,有四五岁的,也有七八岁的,甚至部分家长也进入项目游戏场内陪同孩子玩乐。市民黄女士正坐在外围照看孩子,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这样不安全,大孩子和小孩子发生碰撞后,小孩子很容易受伤”,像这类充气游乐设备大多不限制人数,有些孩子还会在充气垫上使劲蹦跳,故意让其他孩子重心不稳不停摔倒,场面有些混乱。
现实中,尽管商场、超市等室内的儿童游乐设施基本上都张贴有各类安全提示,但一些游乐设施的安全性往往是“且行且提高”。去年,梧州一家商场内的游乐设施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儿童在玩耍时,因场内木质小舞台没有防护垫,孩子自己绊倒后撞到舞台导致受伤,消费者事后维权却遇阻。事件发生后,商家才意识到隐患存在,用较厚的材料将舞台重新包好。
此外,记者走访中发现,广场、公园等室外儿童游乐设施大多没有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维修保养单位等标识,甚至没有放置注意事项警示牌,安全问题更让市民担忧。
5月25日,在梧州市鸳江丽港广场,有充气跳床、大转马、小蹦极、喷球车、小火车、钓小鱼等多个户外游乐项目,价钱也比室内儿童游乐设施的稍为便宜,吸引了不少孩子前来玩耍。小蹦极属于这里人气较旺的项目,只见工作人员给孩子的腰部绑上腰封,在两侧橡皮筋的弹性调力下,蹦床上下反复冲击弹动,孩子玩得不亦乐乎,一旁的家长也跟着起劲欢呼。
一位居住在鸳江丽港广场附近的家长韦先生说,他比较乐意让孩子玩露天的游乐场,一来空气流通性好,二来游乐项目的价格也便宜,如果当天人少的话,孩子还能玩久一些。对于安全问题,他认为只要按照工作人员要求做就没啥大问题。但记者在现场看到,鸳江丽港广场的儿童游乐项目,每个项目均只有一名管理人员,既要忙着收钱,又要给来玩乐的孩子提供服务,看护不过来的情况时有发生,孩子的游乐安全只能靠家长自己盯。
有受访市民指出,管理方除了要完善儿童游乐设施的安全措施,还应该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有一次我带儿子到市政广场玩,亲眼看见一个孩子从跳床上摔下来,头立即肿了一个大包,而当时的管理人员只是用清水帮孩子清洗了一下。”市民冼女士告诉记者,从那以后,她很少带孩子去玩室外游乐设施。
幼童在游乐设施上小便
游乐场卫生状况堪忧
虽然,不少家长对儿童游乐场内的游乐设施的卫生状况比较关心,但是,孩子所使用的游乐设施有没有经过消毒、同一项目的其他孩子有没有患感冒或传染病等问题,他们均无从知晓。
在上述提到的太阳广场一家儿童游乐园内,记者还观察到,写有“请监护人穿袜子入场监护、如小朋友发烧或患有传染病谢绝入内、2 岁以下小朋友请穿纸尿裤入场”内容的提示张贴在该儿童城显眼处。该儿童城的管理方如何确保家长能够按照提示内容执行?面对记者的询问,该儿童城的一名工作人员坦言:只能以提醒为主,主要还是依靠家长自觉,因为我们很难确定进场玩乐的孩子是否发烧或患有传染病。
梧州市市政广场的儿童游乐设施大多由个人经营,该处的儿童游乐设施并没有挂示出牌子对相关卫生方面的问题进行提醒。该处“儿童铲沙”游乐项目的一沙坑里,不同年龄层的孩子穿着鞋子在里面玩耍,用手抓或用铲子铲起地上的沙子。记者在该处蹲点观看近半小时,发现家长把小孩子放入沙池前,都不会询问商家是用什么方式或以怎样的频率对沙池进行消毒以保证卫生。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相对于室内儿童游乐设施,广场、公园等室外儿童游乐设施卫生问题更令人担忧。室外儿童游乐设施大多由个人经营,不仅没有张贴相关提示,而且各种游玩设施更不可能消毒。“有一次我就看见一个一岁多的孩子直接在 ‘儿童铲沙’游乐项目的沙池里小便,也没见家长和管理人员及时清理。至于过后,经营者有没有对沙池和沙子进行彻底消毒,我们也不清楚。”市民韦丽清告诉记者。
监管主体尚不明确
管理存“空白地带”
到底这些商场、超市、公园的儿童游乐设施的安全监管、卫生监督由谁负责?带着这个疑问,本报记者询问了多个部门。
记者从梧州市质监局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功能的设施,其范围规定是指占地运行最大线速度大于每秒两米,运行高度大于两米的游艺设施,大型游乐设施属于特种设备,由质监部门负责监管其运行安全。但对于市内部分游乐场所小型且简易的儿童设施,例如充气城堡、波波球、蹦床等,则不属于质监部门的监管范围。
对于儿童游乐设施安全监管职能,梧州市安监局法规科工作人员表示,安监部门主要负责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化品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并不负责儿童游乐设施的监管。
而梧州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则表示,工商部门主要负责检查商家是否有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登记的信息是否与实际信息相符,儿童游乐设施的监管则不在其业务范围内。梧州市卫生监督部门也表示,户外儿童游乐场的卫生并无管理标准可遵循,游乐场所的游乐设施卫生需达到何种条件,如何消毒、消毒频率多高等问题,全部由经营者自行决定和把关。
一边是家长们对游乐设施安全性与卫生状况的担忧,一边是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监管存在“空白地带”。对此,有专业人士建议,对儿童游乐设施的管理能否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即街道办事处负责定期检查辖区内儿童游乐设施安全、卫生等情况,并及时将检查情况报告所属政府,一旦发现问题由政府督促经营者整改。
鸳江丽港广场所属管理方梧州市信恒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一位姓关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物业管理方每周都会派人检查鸳江丽港广场儿童游乐设施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即要求租赁经营者整改,同时提醒经营者注意安全、卫生等问题。“但如果经营者对物业工作人员的提醒不当一回事,我们也不可能强制要求经营者执行,建议政府部门应该负起监管义务,与场地管理方联合保障游乐设施的安全。”该工作人员表示。
鉴于此,业内人士提醒家长,带儿童游玩时,应该选择条件好、有安全保障的游乐场所,并为儿童选择适龄的游乐设施。儿童游乐时,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必须随时陪护,避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