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黄颖盈 通讯员 李晚昌 李嘉仪)一些商家在解决退货问题上会向消费者提出用赠品或礼品抵偿退款的建议,不过,市民赵婆婆在收到商家给予的部分礼品后,做出了前往梧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消委会”)投诉该商家的决定。
市民赵婆婆家住五坊路,年近80岁的她日前在朋友推介下参加了数次关于“美罗产品”的讲座,然后花费了2500元现金购入一些产品。据赵婆婆事后反映,所谓的“美罗产品”只是一个营销概念,其实不过是较为寻常的食用保健品。因为食用该产品以后并未感觉到有明显功效,于是她向该产品销售人员提出了退款的要求。
起初,销售人员要赵婆婆耐心等候,原因是办理退货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几日过后,销售人员又声称商家经营面临资金困难,一时半会儿拿不出那么多现金退还货款,在请求赵婆婆体谅的同时,还提出了另一个解决问题的建议:把2500元现金折算成等价礼品,并邀请赵婆婆参与到该产品的运营当中,每介绍一名顾客,可获取100元现金奖励。对此,赵婆婆表示不予接受,并在5月22日到市消委会投诉经营“美罗产品”的商家。
记者在市消委会看到了商家向赵婆婆提供的礼品样品“益寿面”,虽然有外包装,但或因密封措施不当,包装内竟出现了会爬行的小生物。据赵婆婆反映,2500元货款经商家折算以后她大约能拿到200斤这样的面条。“我一个老人家,这200斤面条要吃到什么时候啊。”赵婆婆无奈地说。
目前,由于商家坚称没有足够资金周转经营,暂无法把货款全数退给赵婆婆,该起消费纠纷仍在进一步调解中。市消委会就此案例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健康科学的养生观、保健观,在购买保健品时最好先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做身体检查,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同时还要与家人多沟通,以免购入不适用的保健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