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艺队在节庆活动中带来舞蹈表演。(资料图 由潘琼珍提供)
西江都市报记者 黄颖盈 通讯员 梁少欢
居民的兴趣爱好如何发展?居民有表演特长又该如何施展?社区文艺队伍的组建与发展,就能较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双报到”活动,幸福社区在原有社区文艺队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文体资源优势,先后组建起了老年舞蹈队、合唱队、戏曲队、健身舞队、太极拳表演队等八支文艺队伍,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也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5月14日是母亲节,幸福社区在当天举办了一场文艺演出,社区文艺队的队员正是此次演出的主要表演者。虽然表演场地不算太宽敞,但队员们无论是服装,还是舞台表演的水平都颇有“范儿”,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赞赏与认可。
喜乐缘歌唱队在当天的活动中带来了民族特色歌曲《阿里里》的演唱,队员刘阿姨初次登台,虽然有点生怯,但仍跟随队伍一同成功地完成了此次表演。作为该歌唱队的组建成员之一,黄美珍告诉记者说,大部分社区文艺队的队员并非专业出身,缺乏舞台经验,但凭着兴趣爱好,经过一番摸索锻炼,也总能学会放松心情,享受表演过程,与社区居民同乐。
黄美珍介绍,喜乐缘歌唱队现有队员二十余名,大家因为兴趣爱好相同而凑到了一起。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是团队里的文艺氛围活跃,队员碰到喜欢的歌曲都会第一时间拿到队里和大家分享,进而一同排练,相互学校,以提高演唱水平。
相较之下,缤纷舞蹈队的演出则更为“老练”。舞蹈队的大部分成员已相识多年,培养了一定的默契。在当天的文艺演出中,缤纷舞蹈队带来了《最美的歌献给妈妈》《家乡好》《山里红》等五个舞蹈节目,不少舞蹈表演者颇有“台柱”之风。
舞蹈队组建成员之一何嘉玲年约60岁,她告诉记者说,有了社区方面的统一组织,队伍排练时间变得相对固定,公开演出的机会也增多,影响力得到提高。因此,队员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还吸引了不少新成员加入。
“除了母亲节,队伍平时还会在建党节、国庆节等节点,排练和演出贴合主题的节目。”何嘉玲说,社区文艺队不但为社区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培养兴趣、施展才艺的空间与平台,也能丰富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能参与其中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
据幸福社区工作人员潘女士介绍,今年以来,多支社区文艺队伍在节假日的活动中带来精彩的演出,既扩大了社区居民的个人社交圈,也有利于拉进社区居民间的距离,辐射社区工作的宣传范围。为加强对这些文艺队伍的指导,幸福社区“双报到”单位梧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会不定期派出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专业辅导课,开办电子琴、书法等兴趣班,与社区共同打造“幸福社区文化舞台”,受到了居民群众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