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
——梧州茂圣茶业公司董事长苏淑梅的创业创新之路
2017-06-04 11:04   梧州日报   记者 柳双

梧州日报记者 柳双

2006年获六堡茶国际类金奖,2010年产品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六堡茶特许产品,2015年获米兰世博会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2016年公司茶园获“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称号……一份份荣誉见证了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圣公司)的不断成长,而在其成长的背后,离不开这样一位敢于大胆创新的领导者——茂圣公司的董事长苏淑梅。

早在2004年,爱喝茶的苏淑梅对六堡茶产业进行深入了解后,意识到这是一个有前途的产业,便创建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茂圣公司。

由于抓住了机遇,把握了市场之先,茂圣公司的六堡茶声名鹊起。2006年,苏淑梅带着茂圣六堡茶到广州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向世人展现六堡茶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梧州民俗文化、地域风情。当时参赛的六堡茶获得黑茶类金奖,实现了六堡茶在国际茶博会金牌榜“零”的突破,从此,梧州六堡茶和茂圣公司的知名度不断攀升。

2007年底,茂圣公司迎来了一批欲合作的外国客商,但在参观六堡茶整个生产加工过程后,对方却打消了合作念头。原来,对方认为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当中把半成品茶放到地上进行发酵的“沤堆”制作工序,并不符合国际食品卫生标准。当时,苏淑梅意识到,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将严重阻碍六堡茶出口,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克服这道坎,苏淑梅决心利用科技改造原有的生产线。“当时,公司反对的声音很多,一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传统工艺不可能与科技相融合,二是公司面临的资金压力也很大。但是,苏董事长却果断实施这个技改项目,因为她相信传统与科技是可以融合的。”茂圣公司资深顾问郭维深回忆道。

苏淑梅带领团队开始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公司斥资1600多万元,先后投入10多吨茶叶用于试验,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创的两条科技含量高、真正保持双蒸双压传统工艺的黑茶生产线,实现了六堡茶全程离地科学化、自动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经专家检验,这两条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欧盟标准。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发酵罐还获得中国农业高新科技“后稷奖”。新生产线投入运行后,茂圣公司生产的六堡茶品质和产量得到大大提升,产品远销海外,经济效益也成倍增长。

但苏淑梅并不安于现状。近年来,为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六堡茶更大众化、年轻化,她的科研团队不断吸收年轻人,公司也因此组成了一支老少结合、勇于挑战的科研团队。“公司的科研团队会定期召开会议,会上苏董事长常鼓励我们大胆发言,并与大家一起商讨每一个创新点子的可行性。公司研发推出个性化六堡茶产品、开发茶园等,这些都是苏董事长带领我们充分讨论后采取的新举措。”团队成员梁庄说。

回首艰辛的创业创新之路,苏淑梅坦言,在这过程中遇到资金、厂房、基地等巨大压力,她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顶住压力坚持下来。如今,茂圣六堡茶赢得了众多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对此,她觉得很欣慰。

“六堡茶是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名茶,在这个时代要把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懈地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让茂圣公司取得了长足发展,茂圣公司的未来发展更离不开科技驱动,科技创新工作会永远在路上。”苏淑梅如是说。

编辑:梁丹朝 许愿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免费检定出租车计价器
大塘菜市对面一居民楼外墙瓷砖突然剥落
回收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
我市初步形成多式联运现代物流体系
藤县牛歌戏走进校园
龙骨冲一名七岁女童被陌生人用针状物刺伤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