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韵)近日,家住市区的市民杨女士反映称,她读高中的女儿购买了一些进口包装的护肤品,因为看不懂全是外文的外包装,杨女士十分担心产品的质量。为此,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进口商品店发现,确有不少进口化妆品无中文标签。市食药监部门提醒,进口化妆品必须有中文标签,市民购买时一定要谨慎。
市民杨女士告诉记者,她女儿在文澜路一家化妆品店内购买了一些进口防晒霜和面膜,产品外包装上全是看不懂的外文,生产厂家、产品成分等信息一概不知,“这些没有中文说明的化妆品,都不知道是不是真货。”杨女士对此表示十分担忧。
为此,记者来到位于太阳广场的优洋上品跨境直营中心,在日化品区看到,进口商品的外包装上全部是外国文字,一般人无法看懂,但上面都贴着方形的白色标签,写明了商品的名称、产地、成分等详细信息,方便国内消费者了解。在文澜路的几家进口商品店,多数进口化妆品都没有任何中文标识,完全由英文或其他语言作为产品说明,消费者只能通过询问商家才了解到产品简单的信息。这不仅让消费者真伪难辨,更是埋下了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安全隐患。
对于进口产品的标签标识,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了解。“国外产品没有中文标识好像挺正常的,很多海外代购商品都没有,难道它们都是假货吗?”经常使用代购化妆品的市民彭女士提出疑问。
对此,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口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检验合格后,进口产品贴上了中文标签才能被销售。中文标签上会标明原产地、代理商、保质期等信息,反之,如果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意味着该产品未经检验直接流入市场,质量无法保障。
据介绍,目前我市市面上的进口产品主要存在无中文标签、标签不规范等问题。“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化妆品、进口食品,进货渠道不明,货品质量很难保证,市民购买时一定要谨慎。”市食药监局建议,消费者在选购进口商品时需从正规渠道购买,不要盲目选择微商、代购等不可追溯渠道,注意查看商品中文标签是否齐全,询问清楚商家货品进口情况,必要时索要购物票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