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参与活动的人员在河西蔬菜码头将鱼苗放入西江。当天上午,以“增殖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7年“全国放鱼日”活动(梧州市)启动仪式在河西蔬菜码头举行,58万尾草鱼、鲢鱼等鱼苗先后被放入西江。本报记者 杨扬 摄
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蒙敏莹 通讯员 蒙剑)6月6日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放鱼日”。为倡导社会各界人士携手参与增殖放流行动,建设“鱼水相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态环境,营造“保护环境、养护资源,建设生态梧州”的良好社会氛围,昨日,2017年“全国放鱼日”活动(梧州市)启动仪式在河西蔬菜码头举行。
据了解,今年6月6日是全国第三个“全国放鱼日”,也是梧州市首次开展“全国放鱼日”活动。当天上午,以“增殖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7年“全国放鱼日”活动(梧州市)启动仪式在河西蔬菜码头举行,58万尾草鱼、鲢鱼等鱼苗先后被放入西江。
据梧州市农业委员会渔业渔政管理科负责人吴建坤介绍,近年来,梧州市每年都投入100万元左右资金用于增殖放流,有效增加了西江鱼的品种和数量,增加了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生态环境,达到“水养鱼、鱼养水”的效果。
此外,由共青团梧州市委员会组织的青年志愿者们也来到蔬菜码头参加“全国放鱼日”增殖放流活动。看着一尾尾鱼苗被放入江中,并迅速游离岸边,青年志愿者们倍感振奋。“我第一次参加增殖放流活动,这让我对江河生态有了新的认识。”志愿者李竹林是梧州学院大一的学生,她说,她通过这个活动意识到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今后,她会继续深入了解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禁渔期的相关知识,带动更多同学和朋友参与到保护水域生态中。
据悉,梧州市今年计划在西江投放草鱼、青鱼、赤眼鳟、鲢鱼和鳙鱼5个品种共350万尾鱼苗。昨天的活动,参与人员共投放了草鱼3万尾、小规格鲢鱼55万尾。活动结束后,自治区渔政指挥中心与珠江禁渔期梧州市联合执法队组成联合执法队,乘坐执法船艇开展渔政执法巡航。下一步,梧州市各县(市、区)也将陆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