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螃蟹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不再是奢侈品,早已“爬入寻常百姓家”。在海鲜市场,买螃蟹绑搭草绳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近日,记者走访多家海鲜市场发现,商家通过绑吸水皮筋、极粗塑料绳和使用海鲜专用塑料袋等多种手法“花式”加重,消费者稀里糊涂就为这些东西买了单。专家认为,这类“潜规则”是不理性竞争的后果。

袋子加皮筋占重达三成
“在市场上买螃蟹,上面绑的皮筋足足有二两,150块一斤的螃蟹,皮筋就压秤30多块,明目张胆地合理、合法化了吗?”近日,有消费者在微博发出这样的疑问。虽然买螃蟹扎草绳已是行业潜规则,但绑绳比重如此大还是让人难以接受。为了一探究竟,记者近日走访几家较大的海鲜市场。
记者在其中一家名为“曾氏海鲜行”的商铺询问梭子蟹价格,店员挑选其中一种个头较大的,报价150元一斤。记者提出去掉皮筋重新称重,但被店员否决。“我们来货都是这样,不能拆了卖的。”他还屡次强调,绑着的皮筋并不重,仅有5钱。最终,店员以102元再优惠2元的价格将一只6.8两的梭子蟹装袋售卖给记者。
记者将螃蟹拿出带到市场的“公平秤”上重新称重,原本应为6.8两的螃蟹却凭空消失了0.6两,变成了6.2两。记者又将螃蟹身上的吸水皮筋解下来,发现螃蟹净重仅4.6两,而店员所谓“五钱”的皮筋实为1.6两。这意味着,记者花了100元购螃蟹,其中24块钱花在了吸水皮筋上,同时又被商家称重时“坑”了9块。
捆绑绳子与螃蟹同重
此后,记者又来到北京丰台区京深海鲜市场,还未进市场就有扑面而来的海腥味,走进市场也是遍地的小龙虾和贝类,让人口水直流。但在此处售卖海蟹的摊位上,并未见到像大洋路海鲜市场一样的“专用塑料袋”,但许多螃蟹的大钳子上也都绑上了指头粗细的吸水皮筋。在走访过程中,多位商户均拒绝了记者将皮筋解下称重的要求。
其中,有一种颜色青黑的大钳子螃蟹被摆在摊位上售卖,它身上绑的红色塑料绳异常粗重,有人走过时商贩们会上前殷勤叫卖。问及为何绑着的绳子如此厚重,店员称因这类蟹钳子很大、攻击性强,“不绑结实的话会攻击同类,还会攻击人呢。”记者见一只螃蟹眼睛转来转去,十分机灵,便提出要购买一只,并再三嘱咐店员“要挑只好的”。
记者拎着螃蟹走进岗亭不过几分钟的路程,但到达后,店员挑选的“肯定好”的螃蟹已经死了。将粗重的红色塑料绳剥下后,才发现螃蟹右边的钳子早已断裂,只是刚刚被红色塑料绳绑着看不出来。不光钳子断裂,螃蟹的右腿也缺了一条。再将这只螃蟹身上的塑料绳解开称重,发现绳子整整4两,与螃蟹一样重,也就是说,记者花76元购买大螃蟹,最终塑料绳占了38元,整整一半。
(据北京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