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曾燕
“连续加班一个多月,我们设计组终于完成藤县和万秀区70多座桥梁的设计图纸绘制,确保施工方在汛期前完成建设。”我市启动实施“第一公里·桥”惠民工程后,市交通运输局交通建筑设计室主任李宁作为驻藤县技术组组长,带着技术组用半个多月的时间跑遍藤县17个乡镇,完成78座桥梁普查。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他又带领设计组加班加点完成桥梁设计图纸,保证工程顺利施工。
30多年来,急流险滩记住了他的身影,深山密林记住了他的脚步,村民们记住了这位好党员、亲兄弟。“我只想为村民办点实事,让村民的农产品能够运出大山,让孩子上学不用再趟水过河。”凭着对农村公路和桥梁设计工作的热情,李宁将青春熔铸于勘察设计事业。
外业勘察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风餐露宿、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为保证公路、桥梁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他坚持参与设计的项目必到现场勘察,每一项数据、每一项设计成果都要反复论证、试验,他深知农民盼来一条公路、桥梁的修建很不容易。
在万秀区河口至竹坡公路工程设计中,他对路线的走向、起终点、公路等级等方面反复修改六次。尽管每次修改都要重新勘察,但李宁不怕艰辛和麻烦,尽量满足群众的所需所盼。这些年来,他参与设计的桥梁7座共78延米,免收设计费7万元;扶贫路项目3个共12公里,免收设计费5.4万元,为群众节约大笔资金,使这些项目能顺利完成。
以前,大坡镇料神村只有简易木桥能通达,村民山上的砂糖橘只能贱卖。现在,已通车的料神桥不仅让砂糖橘收购商开着货车到地里收购,价格也有了提高。等级公路和通村桥梁通达,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三十多年来,李宁独立及参与设计的农村公路里程380多公里,桥梁150多座,负责审核的公路工程项目360多个,里程2000多公里。
多年来,李宁牺牲了多少个休息日,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他设计的公路、桥梁多次获得梧州交通设计类奖项。如今,迎着朝霞去赶工,踏着月色下工地成为他的工作常态。在工作环境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他用对党的忠诚、对行业的坚守,全力以赴将梧州山山水水建设成康庄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