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珍惜“夕阳红” 活出年轻态
——万秀区民主社区管弦乐团印象记
2017-06-29 10:10   梧州日报   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余家敏

    梧州日报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余家敏

    6月26日晚,万秀区民主社区管弦乐团在鸳江丽港广场又登台演出。这一次,乐团包揽了整场晚会的节目,围绕“感恩党庆七一,喜迎十九大”主题,演出持续近一个小时。

    一个由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乐团,竟然有能耐挑起整场晚会?这个乐团很“年轻”,今年3月底在万秀区党委统战部、民主社区支持和指导下成立,但又很“老成”,60名成员的平均年龄约60岁,是跳动的音符滋养出一颗颗年轻的心。

    6月22日晚8时许,在南环路原新闻电影院内,乐团成员带着乐器如常到场排练。场内,灯光昏暗,设施简陋,数十张小板凳围成演奏阵形。然而,随着乐团指挥霍钊然以沉稳的步伐登台,“乐池”一下子灵动起来——提琴手率先入座就位,小号、圆号、长号、大号演奏者一字形排坐,长笛、黑管演奏者居于中间位置,敲击乐手站在边上,还有一名成员拎着三角铃坐在一角,歌队在指挥身后列队。

    霍钊然张开双臂,指挥棒坚定而轻快落下,瞬间点燃了乐手的热情。小提琴轻拉琴弓,轻快的旋律悠然飘起,长笛的清脆与大号的浓厚交织回荡,定音鼓敲出一个个旋律爆发点……大伙沉浸在韵律里,花白稀疏的头发、厚重的黑框老花眼镜无损演奏神韵。猛然间,霍钊然手臂一收,弦乐演奏戛然而止,歌队嗓子一亮,柔美的声音惊艳四座。

    乐团成员都是业余团队的佼佼者。大伙心里清楚,是对艺术的热爱促使自己追求技艺精湛,是时间把自己打磨成“大家”。乐团团长黄锦泉负责小提琴演奏,他从小喜欢拉小提琴,从各种渠道自学小提琴演奏艺术。年轻时,黄锦泉忙于生计,无暇拉琴。约在十年前,黄锦泉不再为生计发愁,便拉上三五知己组队演奏,在知天命之年重拾乐器演奏乐趣。乐团里,不少成员曾因奔忙而搁置乐器练习,内心对艺术和青春带有一丝亏欠,以至于每每弹奏乐器时,神情、动作总带着庄严的仪式感,在手指起落间、气息转换中安放青春年少的梦想,也致敬处于人生暮年仍思进取的自己。

    乐团成员陈达宏刚退休时总想融入社会做点什么,好发挥余热。陈达宏爱好拉小提琴,经社区朋友介绍加入乐团。现在,陈达宏每天和小提琴“发烧友”聚在一起切磋演奏技艺,朋友圈大了,眼界开阔起来,偶尔在广场、公园为街坊邻居演奏几曲,日子过得充实。“大伙不管懂不懂乐谱,都抬头挺胸高声唱。”乐团副团长林焯云说。日常排练时,林焯云常鼓励歌队成员放声唱、大胆唱。如今,大伙唱出了好精神、好气质,弯腰缩背的小毛病也改掉了。

    乐团好比一块磁铁,把志同道合的人们吸引到一起,把三三两两的“私伙局”整合成一块,从成立之初的30多人发展到60人,乐器种类齐全了,演奏水平不断提升,还在节假日走进社区为群众演奏。

编辑:黄东莹 钟笑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东边日出西边雨
我市航拍无人机纳入空管
龙圩区政贤路一房屋阳台外墙挂满垃圾
水位上涨致西江四桥施工受阻
万秀区打造"服务惠民"示范区让群众办事不出村
桂江二桥小区改造小巷改善人居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