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全淦枚 文/摄
前段时间,梧州南站地下停车场、旅客通道部分功能开始投入使用,进一步满足了旅客停车等需求,令不少市民感到高兴。但是,近日却有市民对之感到美中不足,表示梧州南站地下停车场没有建设升降梯、无障碍通道等便民设施,而且站前广场上的便民设施也不够完善。市民呼吁,希望有关部门可以进一步完善南站设施,以方便市民、旅客出行。
近日,一则《梧州南站站前广场增建》的帖子在梧州零距离网站上引起了众人的注意,网友“笑傲西江”发表该帖子问政表示,“目前梧州南站启动了地下广场,但从地下广场上到站前广场,两个出口一出来还是露天的,走到与售票厅及候车室还是会日晒雨淋,依然不够人性化。”一时之间引起了具有相关感受的市民的讨论,他们表示梧州南站设施还不够完善,没有无障碍通道等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建设便民设施。
前不久投入使用的地下停车场出入口没有遮挡物,旅客一走出来就要被雨淋日晒。
“梧州南站客流量大,但是目前的设施还不够便民,可以更进一步建设得更有人性化。”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工作需要,她经常要坐动车出差,每次进站拉行李箱都比较吃力,因为没有拉杆箱通道。“其实,最不方便的是公交车站与站前广场之间的阶梯没有无障碍通道,而且刚投入使用的地下停车场也没有无障碍通道以及升降梯,这样旅客进站不是很方便,尤其是残障人士,进站会更困难。”陈女士说,没有这些便民设施,残障人士如何进出站?她表示,曾经看到有伤残人士出站时,其所乘坐的轮椅需要两人抬上十多级阶梯,非常吃力。
6月26日,记者走访了梧州南站。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梧州南站站前广场已建设有盲人通道,但连接站前广场和公交车站的阶梯,以及站前广场的入口均没有无障碍通道。而刚投入使用的地下停车场,两个已经使用的出入口只有自动扶梯以及步梯,记者在现场没有发现其他的便民设施。这两个出入口,一出来是露天的,没有任何遮挡物,且与南站售票厅和候车厅有一定距离。当天,由于比较高温,太阳大,一些旅客一走出地下停车场出入口,便马上打开遮阳伞,或者快步走向候车厅。
对此,网友“笑傲西江”建议,在两个出口与售票厅,候车室入口之间,增建一个无骨雨棚,或者如藤县站安检区那样,在两个出口之间的站前广场上,增建一个玻璃建筑物,目前进站口前面部分可以作为安检区,两个地下出口出来可以无缝对接到售票厅及安检区候车室,不怕日晒雨淋。
正如该网友所示,一些受访市民也表示,车站应该尽可能方便群众的出行,进一步考虑市民的需求,把梧州南站建设得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