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梁萍 梁燕如 通讯员 龙飘 苏梦椿 黄群礼 戴连升
连日来,我市多条江河水位持续上涨,各县(市、区)多个乡镇遭遇较严重洪灾。在灾情面前,各级各部门积极转移和安置群众,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地方住,安全渡险。在洪水开始消退后,引导群众不等不靠,及时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长洲倒水:大部分群众投亲靠友
今年70多岁的长洲区倒水镇平石村儒良二组村民唐秀独自居住在两层瓦屋内,她的两个儿子均住在梧州。洪水上涨时,她受困家中,倒水镇派出一艘冲锋艇前去解救,并给她送上矿泉水和八宝粥等食物。镇干部还与老人的儿子取得联系,叮嘱他到倒水高架桥下等待,然后将老人安全送至高架桥下。见到儿子后,老人十分激动地说:“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办。”
灾情发生后,倒水镇抢险突击队协同长洲区公安分局、建设局、倒水交警中队、倒水派出所等部门共出动2450多人次、120多船次开展抗洪抢险工作,紧急转移2000多名群众。大部分群众在转移至安全地带后陆续投亲靠友,进行分散安置,各村在水位高的房屋或旧村委等地设置安置点,妥善安置好留村群众。此外,长洲区民政局、林业局、妇联、工商联等部门共捐赠方便面500箱、矿泉水650件、八宝粥589箱及139支电筒、20件蜡烛,该镇也紧急调配了一千多份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陆续发放给受灾群众。
苍梧京南:连夜转移多形式安置
“感谢镇、村干部,要不是他们,我可能现在还被困在家中。”7月3日,在京南小学分校安置点,苍梧县京南镇古参村观音组村民农维强回忆起被救助转移时的情形,满怀感激地说。
当天凌晨0时许,洪水把农维强家所在的小山坡团团围住,山底一户人家的一楼已经入水,情况危急。京南镇等有关救援人员连夜赶到,经过四小时的奋战,将被困的7户20人全部转移出来,安置到小学分校安置点,并提供水、食物和被子等物品。村民钟汉深说:“现在,我们在安置点有饭吃,有地方住,很安全。”
“在洪水来临之前,我们就组织5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动员居住在低洼地区、山体滑坡易发地带、沿河村庄的住户马上转移到安全地带;镇区房屋被淹的,一律要求并确保住户撤离。”京南镇党委书记莫君说,各村村干部、党员带头驻守在灾区一线值守,确保灾民及时得到救援。截至3日,该镇已转移群众3672人。目前,大部分转移群众已投亲靠友,部分灾民安置在京南镇小学分校。
据介绍,4日凌晨起,京南镇水位逐步回落。当日一早,该镇陆续组织工作人员清扫街道淤泥和垃圾,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住建、国土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对受浸房屋进行安全检测,确保房屋安全后再组织群众回家。
藤县濛江:转移物资抢收农作物
7月3日下午,濛江街居民接到汛情预警后,纷纷转移物资。一家商场由于人手不足,转移速度缓慢。此时,镇防汛救灾突击队前来支援,将商场货物搬至藤县第三中学存放。“多得镇、村干部的帮忙,要不然我的货物要遭殃啰。”该商场老板对镇防汛救灾突击队连连称赞。
截至7月4日,藤县濛江镇共有13个村(社区)受灾,转移4500多名群众,并组织防汛突击队帮忙转移物资。同时,加高加固镇区新城防洪堤,加强巡查督查,帮助群众抢收低水位的农作物,尽量减少损失。
据统计,藤县共有1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十万多人,紧急转移九千多人,无人员伤亡;倒塌房屋55间;农作物受灾面积近两千公顷;公路中断14条次;损坏堤防5处,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五千万元。目前,该县已着手洪水退后清淤、消毒以及灾后重建等工作。
蒙山文圩:水退即组织灾后重建
7月2日9时30分左右,蒙山县文圩镇秀才村三石组村民蒋玉珍的房屋被泥石流冲掉铝合金窗户,泥沙倒灌入屋。危难时刻,村干部赶到现场救援,将蒋玉珍一家安全转移至亲戚家。
7月3日统计数据显示,蒙山县受灾人口45200人,转移安置1371人,因灾倒房30户62间,受损82间,全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90万元,县民政部门及时发放彩条布、大米、毛巾被、衣服、蚊帐等救灾物资,帮助灾民恢复生产。目前,该县洪水慢慢退去,当地党员干部分赴各受灾地区,帮助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