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李玉莹 通讯员 黄欢欣) 连日来,受强降雨影响,梧州市多个县(市)、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影响。洪涝灾害极易造成疫病流行,如何防病防疫是市民当前较为关心的问题。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洪灾期间和灾后防病不可忽视,一定要注意消除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注意饮水、饮食和环境卫生。
据介绍,洪灾发生后,受灾地区的环境、基础卫生设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饮用水源和食物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容易引发肠炎、伤寒、痢疾、甲型肝炎、霍乱等肠道传染病。
疾控专家提醒,灾区群众务必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避免病从口入。灾后首先要抓好饮用水的消毒工作,修整损坏的自来水设施,蓄水池、水井要淘洗干净,并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家庭水缸消毒具体处理方法分两步,第一步是沉淀处理,即按每50斤水加明矾2.5~3.5克计算,搅和至水中出现矾花为止,静置澄清约1小时后,取出上层清水,排出下层混浊水。第二步则根据取出的上层清水水量,一般每立方米(吨)水加10片漂粉精片,家用水缸按每缸200斤水计算,投加1~2片漂粉精片进行消毒。灾区群众须吃新鲜饭菜,吃煮熟煮透的食品,生吃瓜果要洗净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
同时,室内外环境要及时清理垃圾、环境污泥、动物尸体、填平坑洼,对蚊、蝇孳生地要有目标地进行消毒。对洪灾造成的动物尸体,一经发现需立即深埋或焚烧,并立即向死亡动物周围(鼠类等小动物为30至50厘米,大动物为2米)喷撒漂白粉。蚊虫孳生地,例如卫生死角、下水道和家畜家禽圈棚,都应及时清理,喷洒消毒杀虫药水,降低蚊虫密度。
此外,市民需要下水时,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暂时不要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