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可夫)7月5日,西江洪峰顺利过境,7日水位已回落至警戒线以下,但富民防洪堤护栏出现许多爬虫,让散步经过的市民“望而却步”。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提醒,市民不要触碰这些爬虫,以免被咬伤。
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防洪堤附近常见的爬虫有蜈蚣、红火蚁、地鳖虫,这些爬虫以草为食,不会侵蚀防洪堤,但部分爬虫可能带有毒性,市民不慎触碰可能会引起皮肤不适,甚至中毒。另外,每年汛期都会有许多爬虫随洪水漂流而下,附着在我市各处防洪堤堤身,加上防洪堤岸坡下方的爬虫巢穴被洪水淹没,洪水退却后会有大量爬虫出巢活动。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主城区的防洪堤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抵御爬虫侵蚀,但红火蚁、蛇、鼠、蝼蛄等动物喜好打洞,能贯穿防洪堤底部土层,容易导致防洪堤内侧出现管涌。为此,市水利部门在每年汛期前后都会组织开展灭虫鼠害行动,并清除土层表面的爬虫、蛇鼠巢穴,确保防洪堤及周边区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