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在广东佛山等地的大型厂家订购货物,选择“货到付款”的方式交易,收货时用伪造的付款单蒙骗物流公司诈骗货物。7月9日下午,该名屡次得手的男子再次作案,被梧州警方当场抓获。
诈骗案件接连发生
“我怀疑我们公司遇到诈骗了,一批2万元的货物一去不回头!”今年4月,一名在广东经营小商品批发公司的市民黄先生来到长洲公安分局报案,称自家一批货到付款的货物经某物流公司运到梧州后,被人冒领了,于是他匆匆赶回梧州报案。
今年5月,长洲公安分局再次接到类似报案。这次,报案者是梧州本地一家物流公司的经营人员黄先生。黄先生说,其物流公司负责运送的一批来自广东供货商“货到付款”的货物被人领走,而供货商表示并未收到货款。两家公司核对后才发现,提货人向物流公司出示的付款单是伪造的。供货商因此蒙受了2万元左右的损失,而其物流公司也为此向供货商赔偿了数千元。
接连发生的类似案件,引起了长洲公安分局民警们的警觉:这是不是一起连环的案件,是不是同一伙人用这种诈骗方式非法敛财?
原来,自4月份首起物流诈骗案件出现后,5月至7月期间,梧州市长洲区内,梧州超大金晖汽车站、毅德城、竹湾市场等地接连发生了几起物流诈骗案件。“每宗案件的涉案金额都是2万元左右,诈骗手法多是有人用假的付款单领取‘货到付款’的物流快件。”办案民警告诉记者。
为迅速侦破案件,长洲公安分局立即组织该局刑侦大队对案件进行串并侦查。
锁定作案嫌疑车辆
办案民警通过研判,迅速锁定了作案嫌疑车辆。这辆广东牌照的小车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出发,来到梧州市区停留,在车辆离开梧州数天后,就有事主到辖区派出所报案称“遇到诈骗案件”。经警方研判,犯罪嫌疑人是从小榄镇开车来到梧州,每次作案后迅速离开梧州,形成了固有的作案模式。
办案民警以此为突破点,在梧州市主要的物流区域展开撒网调查。“梧州主要分为两个较大的物流区域,一个在梧州超大金晖汽车站附近,大约有20多家物流公司;另一个在香城商贸城,物流公司的数量在50家以上。”办案民警说,小型物流公司雇佣的运输车辆更换频繁,加上需要监查的范围广,这给警方侦破案件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双重身份实行诈骗
经过警方多日摸排调查,案件的线索脉络逐渐清晰:嫌疑人先用一个假身份到广东佛山等地的大型厂家订货,每次订购1万多元的货物,并用“货到付款”的形式交易。货物到达梧州后,他再利用另外一个假身份,以事先准备好的假付款单进行提货,最后雇佣不知情的三轮车司机与物流公司交涉,一旦三轮车司机将货物拉出后,他迅速将货物拉上嫌疑车辆运走。
同时,嫌疑人还会对供货商谎称“没收到货品”,把责任推卸给物流公司,以此迷惑供货商。
嫌疑人被警方抓获
为了尽快破案,以免再有供货商与物流公司上当受骗,梧州警方坚持不懈地走访巡查,今年5月至7月,办案民警每天都会到梧州各家物流公司走访,一旦发现可疑车辆立即行动。
经过多日的侦查,警方终于锁定了一名嫌疑人,并提前布好了一张“抓捕大网”。7月9日15时,嫌疑人再次实施诈骗时,办案民警马上行动,在梧州市龙圩区某转盘处将正在搬货上嫌疑车辆的嫌疑人和三轮车司机一举抓获,当场缴获25箱货物,案值过万元。
据嫌疑男子交代,他曾在广东一家物流公司工作,所以熟悉物流行业的运作漏洞,借此策划了这几起案件,每次得手后就把货物拉去南宁市周边县城贩卖。
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梧州市公安部门提醒市民,近年来梧州市的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但行业中的一些漏洞也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快递员不仔细核实取件人身份就轻易地交接快件,造成物流公司和商家的损失。为避免此类案件再次发生,公安部门建议,物流公司及快递公司在派送快件时,应要求取件人提供身份证原件证明其真实性;商家在发货时,应要求买家交付定金,并且提供真实身份证件,认真核验。
(西江都市报记者 陈雨燕 通讯员 李强 梁秋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