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梁萍 通讯员 钟斌明)发展砂糖橘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是苍梧县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的有力举措之一。目前,该县9个镇砂糖橘种植面积达9万亩,年产值约7亿元。
据了解,苍梧县把发展砂糖橘产业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山地资源优势,科学调整砂糖橘种植布局,结合果园更新改造,实施砂糖橘上山优果工程,每年投入200万元对柑橘无病毒苗圃、新品种引进种植示范、标准化种植给予扶持奖励。近几年来,该县每年在丘陵山地开发果园5000亩以上,同时推进果园改低创高技术的应用,加大果园土壤改良、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创高技术培训,提高果园管理水平。京南镇太平村,梨埠镇沙地村、华映村,岭脚镇表水村等贫困村,先后改造砂糖橘低产园3400多亩,起到了以点带面示范推广作用。
截至去年底,苍梧县已建成江北柑橘、绿萌果蔬、日清水果种植等多个水果专业合作社,推动建成连片种植40亩以上的砂糖橘果园269个、100亩以上的砂糖橘果园40个,涉及农户8万多人。同时,各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砂糖橘加工等配套产业,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贫困户利用砂糖橘产业扶贫资金、小额信用贷款自建砂糖橘分拣线等基础设施,租借给合作社或企业,获得租金收益,同时到分拣线上务工,又可获得务工报酬。目前,该县已在梨埠、石桥、沙头、岭脚、京南五个镇的七个贫困村推广这种产业带动增收模式。
去年以来,苍梧县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种类砂糖橘采用不同的特色包装,引导砂糖橘协会发挥流通中介作用,整合组建流通队伍拓展销售市场。同时,该县借助“互联网+”东风,通过应用电子商务,积极开展网上销售,进一步扩大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