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旬开始,新兴一、二、三路相继实行分道行驶,原来的非机动车道改为两轮车专用道与公交专用道,摩托车、公交车共用道路导致自行车以及过马路的行人要在公车和摩托车中穿行,难免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此,网友lizhiye在零距离问政反映,新兴三路日前新建了几个公交车站,这条路终于有了像样的公交车站。但当公交车靠站上下客的时候,后面的两轮车大军那个拥挤状态危险频频,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他表示,有关部门搞工程前应该公示一下听听群众的意见。
调查:
两轮车与公交车共用原非机动车道
7月12日,记者走访了新兴三路,看到两轮车道的路面上,红蓝两色涂漆将路面一分为二,提醒公交车和两轮车分别行驶在车道的左侧和右侧。在下午6时下班高峰期间,路上的两轮车渐渐多了起来。当两轮车道内没有公交车行驶时,为了保持安全的行车距离,两轮车车群总是散布在整条车道内行驶。有公交车时,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三轮车以及偶尔出现的逆行车辆,与公交车一起都挤在同一条道路混行,令人担心。
每当公交车靠站时,会从公交车道变道至两轮车道,上下客完毕后驶回公交专用道。就这样,公交车以“S型”方式行驶,一大半的道路被占用。为了避让公交车,后面的两轮车只能从公交车道通过;有时多辆公交车同时到站,后面的两轮车难以通过,只能等公交车上下客完毕后才能通行,造成短暂堵塞。
“每次上下班经过这里都提心吊胆,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电动车车主刘女士对记者说。而在河西某机关工作的宁先生表示,以前他上班路上只需5分钟,现在需要15分钟。
记者看到,在新兴二路十字路口红绿灯处,立着一块牌子:“严格分道行驶,西堤路和新兴二三路交通违法,先学习,再处罚。”不少市民在等候红绿灯时会浏览牌子上的信息。当绿灯亮起,大部分两轮车都能按照划定的车道行驶,行人则从斑马线通过马路,行人与车辆分流,呈现出有序的通行状态。
市民:
分道行驶有好处但要加强管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民对分道行驶表示理解,希望公交车进站时注意周边两轮车。“虽然我觉得不太安全,公交车体型比较庞大,两轮车道非常窄,高峰期的时候,我们还要避让公交车,但是没办法,要改变拥堵的现状只能拓宽道路。梧州本身就是比较拥挤的城市,分道行驶也是缓解拥堵的方法。”多位市民对公交车驶入两轮车道的分流举措表示肯定。
在新兴三路公交站等候公交的乘客表示:“摩托车与公交车分道行驶,各行其道,这样方便我们上车,不用担心摩托车会撞到我们。”在新兴三路公交车站等车的梧州学院学生小陈告诉记者,尽管他来新兴三路的次数不多,也感受到了新兴三路无港湾式公交车站的不便,小陈说,“对于车站的规划,相关部门可能有不同想法和考虑,将公交车引入较宽的两轮车道行驶,确实减轻了机动车道的通行压力”。
摩托车车主冯先生表示,分道行驶肯定有它的好处,平时没什么问题,但高峰期的时候还是不太畅通,相关部门还要加大管理力度,现在摩托车不能开出汽车道,但是有的小轿车无视规定驶入公交车、两轮车专用道,偶尔还会有逆行车辆,这样本来就窄的路更堵了,搞得路况更加复杂。
相关部门:
新兴三路改造还在不断完善
针对网友在零距离问政《吐槽新兴三路新建的公交车站》,交通局网络发言人答复,新兴三路改造工程由市政和园林管理局负责实施,工程内容包括重新漆划道路标线以及人行横道线,实行小汽车、公交车和两轮车等车辆分道行驶,设置新的道路交通和行车标识牌,撤销非机动车道内的临时停车泊位,增设交通信号灯,在部分路段中心线设置隔离栏,在路边设置新的公交站台等。
记者离开新兴三路时,看到梅西生活广场对出的十字路口有工人在安装交通信号灯,这说明新兴三路的改造还在逐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