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胡勇洁)暑假以来,我市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迎来学生报读暑期兴趣班热潮。业内人士指出,报读课外兴趣班应结合孩子成长需要,以孩子学习兴趣为重,持之以恒学才能见成效。
课外培训项目多样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校外培训机构发现,不少家长围在咨询台前为孩子报读兴趣班,部分家长则坐在教室外等候孩子下课。多所校外培训机构人员表示,每逢寒暑假,报班热就会出现。
今年暑假,市青少年宫新开设一门音乐课程,以大班形式教孩子弹奏乌克丽丽、非洲鼓等乐器。市青少年宫副主任李林峰表示,之所以引进该课程,除了认可课程的育人效果,也是回应青少年对新事物学习的需求。与市青少年宫不断丰富课程一样,不少培训机构的培训项目按照文化、体艺、科技等类别,细分出不同种类的子课程,学习内容五花八门。在辅导形式上,不仅有“一对多”大班教学、“一对一”专人辅导,还有亲子夏令营、户外拓展、出国游学等。
业内人士指出,多年来,家长培养孩子的热情从未消退。随着时代发展,青少年的成长需求更多样、更精细。为此,我市课外培训机构不仅数量增多,培训项目也呈多样化、细分化的发展趋势。
跟风报读不可取
面对种类繁多的课外培训项目,部分青少年仍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家长也能理性为孩子报班。但部分家长选不准培训项目,盲目报班现象依然不少。
7月18日,高三学生小徐来到奥奇丽路一琴行练钢琴。小徐说,他喜欢弹钢琴,弹琴能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让自己养成静下心来做事情的习惯,也得到父母支持。市民李松玲为4岁半女儿报读美术、唱歌、跳舞三个兴趣班。她说,孩子喜欢跳舞,对画画、唱歌也感兴趣,就给孩子多报几个兴趣班,看看孩子的艺术潜质,让孩子在不同的课程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位家长看到身边朋友都带孩子去学钢琴、围棋,便给女儿报了钢琴、围棋、游泳几门兴趣班。刚开始,孩子学得兴致勃勃,但学习热情一减退,或学到更难的知识,孩子便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去学。此时,该家长看到女儿的小伙伴开始学古筝,便停了钢琴课,又给孩子报古筝课。孩子的假期时间被各类兴趣班填得满满的,但收获并不多。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长期以来,家长喜欢通过“口口相传”方式来判断培训课程的优劣,“担心孩子错过好课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使得一部分家长会跟风报读、盲目报班。同时,部分家长缺乏培养耐心,过早判断孩子“学不会”,急于寻求孩子“有天赋”的门类,也导致孩子不能安心学好一门知识。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教育人士指出,适度的课外培训对开发孩子潜能、提升孩子综合素质确实有帮助。不少孩子在参加课外兴趣班时,能培养专注的学习品质、科学管理时间的能力,对校内知识学习起到辅助作用。
市民陈容媚把女儿送到新兴二路一体育舞蹈机构学跳舞一年多了。陈女士说,孩子喜欢跳舞,虽然资质不高、跳得不好,但从来没有因为学不会而闹情绪不上课。当女儿坚持下来后,陈女士发现,孩子气质形体好了,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高了。该舞蹈机构负责人也表示,只要孩子真心喜欢跳舞,都能坚持到校学习。
走访中,校外培训机构人士坦言,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家长应了解孩子兴趣,与孩子充分沟通、征求孩子意见,和孩子一起挑选合适的课外培训项目,让孩子保持学习热情,感受到课程对成长的帮助。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或学习成效不明显时,家长要鼓励孩子,给孩子坚持学下去的信心。同时,建议挑选大众化的学习门类,如画画、唱歌、跳舞、书法等,让孩子回到家也可以练习,保持学习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