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陈雨燕 实习生 韦雪献 通讯员 曾亮)“骗子把自己的微信二维码覆盖在商家的二维码上,顾客‘扫码’付钱的话,钱会转到骗子手上!”近日,有梧州网友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支付二维码也有可能被冒充的消息。7月19日,记者向梧州市公安部门求证后了解到,本地公安部门已接到类似警情,并提醒商家和消费者注意防范。
当下,不少市民习惯用电子支付的方式来购物。近日,记者走访市内部分商圈发现,许多商家为了迎合顾客的需要,会将自己的收款二维码打印出来,张贴在收银台旁或店面的墙壁上,方便顾客“扫码”支付。“我们把二维码贴在收银台旁,而且顾客支付费用后,我们的手机会有提醒信息,可以即时查看收款情况。”位于大学路的一家酸菜鱼粉店的服务员认为,二维码就在店员的“眼皮底下”,应该不会让违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然而,商家固定“晒”支付二维码的方式还是存在一定的消费风险。记者从梧州市公安部门了解到,目前就相关部门接到的报案情况来看,商家或消费者进行网络消费时遇到的二维码诈骗警情占多数,少有实体店的支付二维码被冒充的警情报告,但商家和消费者仍需注意防范此类诈骗方式。
在走访中,一些机警的商家向记者分享了他们的防范方法,就是把店铺的支付二维码“藏”起来。步埠路一家糖水店铺的工作人员梁女士说:“曾经有顾客在‘扫码’支付后向我咨询微信的信息。当时,我想起一些发生在外地的支付二维码诈骗案件,害怕对方会以此获取我的微信号及微信名称,所以就没有把个人信息透露给顾客。”目前,梁女士用于收款的微信二维码从不张贴在店铺墙面,而是张贴在一个纸板上,当顾客需要用电子支付的方式付款时,就向其出示纸板供“扫码”,并及时确认收款情况。
文澜路一家烧烤店的工作人员黄先生说,由于店里的客流量大,而且易出现顾客扎堆结账的情况,为了防止支付二维码被骗子伪造的二维码覆盖,他在需要收款时才会用手机调出微信二维码或支付宝二维码。
梧州市公安部门提醒市民,现时电子支付方式十分方便,商家在每日开店前可对店内的支付二维码进行核实,如交易时发现没有收到顾客的付款,应仔细检查自己收款的二维码是否被其他二维码覆盖;消费者不要轻易扫描不明来历的二维码,防止被骗。而对于这样的诈骗形式,警方一旦查实,将予以严厉打击与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