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苏云燕 实习生 覃志杰)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无现金社会悄悄来临,“无现金”消费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生活中。
为推动消费者更多地使用移动支付、刷卡等支付方式,2015年微信支付发起了首个“8·8无现金日”活动。今年,支付宝则在8月1日至8月8日举办了首个“无现金周”,我市部分超市、商铺也纷纷通过无现金支付活动,吸引市民前来消费。8月8日,记者走访大润发看到,“8·8无现金日”活动的海报摆在显眼位置,使用微信支付可获得鼓励金、代金券、红包等优惠,同时在沃尔玛超市,以及京梧、怡景等多个市区市场,都可看到欢迎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提示。大润发超市客服部科长吕彦贺介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支付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从8月1日至6日,该超市微信支付总金额已达到79万元,微信支付日均可达1800多笔。
“无现金”正成为许多年轻人的主流支付方式,大地影院的周经理介绍,移动支付已成为了一种消费趋势,有近九成消费者会使用移动支付方式来购买电影票,移动支付不仅提高了售票效率,还免去收到假钱的风险,加快了资金的周转。在新兴二路一粉店内,一些市民在服务员的引导下,对商家的二维码进行扫一扫,完成了付款。“现在买东西都基本上不带现金,出门带上手机就行了。”梧州学院大二学生小梁告诉记者,吃饭喝饮料可用手机支付,出门打车可通过软件平台叫车、付钱,自己在生活中的消费多数都是通过手机来完成,出门带上手机,消费支付也能安排妥当。
不过,“无现金”的消费方式在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部分市民对其安全性产生顾虑,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或银行卡被盗刷等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市民在日常消费中,要加强自身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此外,市民不要随意链接公共场合的WiFi,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或点击手机上可疑链接,牢牢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