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前不久,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通外科二区头颈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65岁的巨大晚期咽喉鳞癌患者进行了手术,让患者重拾希望。
65岁的邓老伯四个月前因咳嗽、咳痰在市内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下咽癌。由于咽喉长期受巨大肿瘤压迫、堵塞,无法进食,邓老伯仅以少量流质维持生命,现在体重仅有40多公斤。
近期,邓老伯呼吸道梗阻加重,继发呼吸道感染,到市红十字会医院普通外科二区头颈外科住院治疗。头颈外科团队详细查看邓老伯的资料,决定先将其气管切开以维持呼吸道通畅,并留置胃管肠内及静脉补充营养,同时输血、输白蛋白,及时有效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最终,头颈外科团队在合适的时机成功为邓老伯实施了全喉全下咽切除、颈淋巴结清扫、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重建下咽和气管造瘘术。术后两周,邓老伯开始正常进食。近日他已出院。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通外科二区主任李加伟表示,口腔咽喉恶性肿瘤在桂东南地区并不少见,口腔咽喉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排第六位。目前口腔咽喉恶性肿瘤尚无确切病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如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病毒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引起喉乳头状瘤)、放射线、微量元素缺失等。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吞咽不适或吞咽异物感、声嘶、呼吸困难、咳嗽、吞咽困难、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等。
李加伟提醒,出现咽喉不适或声嘶超过两周的患者,应做咽喉镜检查,必要时可进行CT、MR检查。咽喉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化疗综合治疗,早期咽喉癌适当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于80%。复发和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转移淋巴结数量越多,体积越大,5年生存率越低;肿瘤分化程度越低,转移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恶性肿瘤重在预防,建议禁烟,适当控制饮酒;加强环保意识,控制环境污染;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王昌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