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品是部分市民的时令消暑食品,尤其到了吃夜宵的时段,市内的不少甜品店里更是座无虚席。日前,笔者从市内多家经营甜品的店铺了解到,近年来,不少经营者在传统甜品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发出一系列样式新颖、健康养生的甜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传统甜品受中年人青睐
在梧州,不少市民喜欢把甜品称作“糖水”,作为两广地区人们的传统特色食品,一般是由牛奶、药材、杂粮或豆类等天然食材经过加工,和冰糖或红糖一起烹制而成的口味淡甜的汤水,具有清润温补的功效,例如红豆沙、绿豆沙、芋头糖水、莲子百合糖水等。
“我们店经营甜品生意已经将近20年了,一直以来都专注于做传统甜品,让老街坊们能喝到正宗的‘梧州味’,像香芋绿豆这款经典甜品,一直都是热销款。”在市区文化路经营甜品铺的黄女士说,甜品采用纯天然的食材、药材制成,清爽可口、清润滋补,可以算得上是梧州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黄女士表示,平常来店里吃甜品的顾客中,从五六岁的小孩到六七十岁的老年人都有,其中以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为主。
家住文化路神冠·尚汇轩小区的市民顾先生说,平时接孩子放学后,他都喜欢到这家甜品店里喝一碗海带绿豆糖水,有时还会给家人“打包”几碗,“‘糖水’既养生又消暑,而且这里的味道就是自己小时候吃过的‘糖水’味道,带孩子一起来吃,让他也能尝尝梧州的正宗‘糖水’。”顾先生说。
其实,跟味道一样不变的,还有实惠的价格。正在店里喝“糖水”的刘女士说:“这家店的品种价格和分量一直都没变,四、五元就能喝到一碗梧州‘糖水’,十分实惠。”
新式甜品更吸引年轻人
虽然传统的甜品在不少梧州市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但近年来,受外地饮食文化的影响,加入水果、桃胶、芋圆等食物搭配出的新式甜品,以其口感丰富、营养价值高而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热捧,加上饮食市场竞争日益增大,梧州的传统甜品市场受到一定的冲击。
“传统甜品和新式甜品都有人买,但是新式甜品更吸引顾客、销量更大。”位于步埠路原二职中对面小吃巷的五福甜品铺已经经营了十三年,一直以售卖“水果捞”为主。据甜品店的经营者黎女士介绍,店里的新式甜品很受年轻人欢迎,他们大多选择由新鲜水果配以西米或多彩丸子组合成的水果捞,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搭配水果,既吃到自己喜欢的水果,又能清热解暑。而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更多是选择桃胶、莲子系列的养生甜品。
在步埠路的一家甜品店销售的多芒小丸子,就是属于加入水果、芋圆等食物搭配出的新式糖水。彭翔 摄
在中国农业银行梧州步埠分行工作的车小姐说,她平时吃甜品的次数较多,一个星期起码有四五次。以前主要是来店购买“水果捞”,而现在主要是买新式甜品,像是多芒小丸子、椰汁芒果兰香子。相比起传统甜品,新式甜品里搭配有水果,更消暑解腻。
而在月桂花城小区旁的花样喜芝茶店,是一家综合型甜品店,店内的甜品种类数不胜数,传统甜品也不在少数。花样喜芝茶的工作人员莫先生表示,传统甜品的生意没有以前好,许多年轻人比起吃甜品更喜欢去饮品店喝饮品,因此该店在推出传统甜品的同时,也相应改进传统甜品的制作过程和材料搭配,不断推出新品,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了迎合现代人健康养生的需要,我们推出了五谷杂粮与水果搭配的甜品,如椰汁芒果紫米露。用心去制作一碗好甜品,食客是会感受到的,用心制作才能留住顾客。”莫先生说。
经营养生汤膳的市民黄女士是一位十分注重健康养生的年轻女性,几乎隔一天就会去吃甜品。她表示,与传统甜品相比,新式甜品中五谷杂粮与水果的搭配口感丰富清爽,用料天然,很符合她健康养生的观念,因此她更倾向于购买新式甜品。
(彭翔 陈彦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