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苏云燕
我市利用网上办理、手机APP等终端方式,搭建社会保险业务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参保人员使用社保卡,实现养老金发放领取、医疗报销费用结算、失业金领取……
近年来,我市陆续推进“互联网+社保”经办服务新模式,给广大参保群众提供多渠道的社保信息服务,让参保群众办理社保业务更便捷。
模式转变办事更便捷
近日,参保人员李女士不小心遗失了社保卡,她通过“梧州社保通”办理了社保卡临时挂失业务。“过去想办理社保业务,要到社保部门办理,有了手机终端,可随时随地办理社保业务,十分方便。”李女士说。
如今,参保市民足不出户,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在线缴纳社会保险费,以及查询个人社保缴费明细、医保账户支付、待遇发放等信息,动动手指就可办理社保卡临时挂失及社保缴费等业务。这些都得益于我市开通了“梧州社保通”手机APP、“梧州社保局”微信平台、“梧州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将社保经办由“实体大厅”向“掌上大厅”拓展,打破了社保业务办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在部分公司社保经办人看来,除了方便之外,互联网给社保经办服务带来的变化更体现在“快捷”上。为进一步规范社保经办流程,拓宽社保业务经办渠道,从今年8月份起,我市实施社会保险业务网上申报,参保单位开通网上经办账号后,就能在线办理新增职工的参保、退保,进行单位(个人)基本信息变更,单位人员增减查询和单位人员花名册查询,打印社会保障卡申请表、缴费通知单、单位(个人)参保缴费证明,上传办理社会保障卡的参保人员照片以及稳岗补贴申报等多项业务。
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2015年,为解决年审中出现的手续繁琐、排队拥挤,市社保部门启用“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进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验证,通过建模系统采集的人脸面部信息,完成面部信息采集的待遇享受人员,以后无论在何地,只要借助网络、通过摄像头进行自助资格认证,不仅免去奔波之苦,还能有效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我市于去年启动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参保人员凭社会保障卡在全区范围内可以直接就医购药,在参保地社保局办理异地备案手续后,可在全国范围内的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住院费用。今年我市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累计已发放52万张。今年,10岁的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陈某,因病情疑难,经我市社保部门审批转院至广州一医院住院治疗,5月23日至7月12日花费352805.3元。最终,家长持孩子的社会保障卡在医院顺利办理了住院医疗费用刷卡结算手续,解决了现金垫付困难问题。
同时,我市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工作,通过建设“诊疗一卡通”,在定点医疗机构凭社会保障卡实现预约挂号、智能就诊、查询处方、查询报告、打印报告、自助结算功能,目前已在市工人医院和市人民医院上线。此外,市红十字会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工人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和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六家医院也已开通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外省的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和异地长期在我市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持社会保障卡在上述医院结算。
目前,我市“互联网+社保”经办服务模式效果初显,为了满足群众需求,网上经办系统会进一步完善、优化,给参保群众带来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