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祝琳)继去年推出降成本“41条”后,今年自治区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围绕“降低投资成本、促进投资回升、稳定经济增长”,出台降成本“新28条”,推出一批新的措施,为更多企业“松绑减压”。
从去年起,国家、自治区相继出台系列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政策措施和意见,自治区“降成本41条”降税减费政策共为实体经济企业降低成本300亿元左右。我市结合自治区稳增长政策和梧州实际,从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赋负担、行政事业性项目收费、人工成本、融资和财务成本、电力成本和物流成本等方面,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降成本“41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自治区根据中央有关部署,在继续实施去年出台的“41条”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着重在项目落地、审批、开工、建设、竣工各个环节,提出降低投资税费、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用地成本、用能用水成本等新措施,并印发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意见》,即降成本“新28条”。
据了解,自治区降成本“新28条”与去年“41条”的“组合拳”不同,打的是“专业拳”,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强。针对当前企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意愿下降、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企业渴望降费减负等情况,“新28条”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如减半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政策、降低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负担政策等;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用地成本贵、集中办理企业不动产登记难等问题,提出集中办理不动产登记以及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等针对性较强的降低用地成本政策措施。同时,在国家法律政策框架下和自治区权限、财力可承受范围内,“新28条”给出现阶段可实现的最大幅度降成本政策,部分重点条款划定硬性指标,或取消、或减免、或清理、或规范,力求让企业最大限度地享受政策红利。
今年以来,我市将贯彻落实自治区“41条”“新28条”政策融入到服务企业工作中,加强惠企政策的宣传和解读,邀请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政策解读宣讲会,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申报优惠或减免政策。1至7月,重点企业服务队共收集工业企业反馈的需市层面解决问题93个,已解决问题47个,未解决问题已移交牵头责任部门跟踪落实。上半年,市工信委还指导企业做好职工养老保险减免申请,共为4390家企业减负1608万元,预计全年减负约3800万元,其中为园区227家企业减负1228万元;通过加强对企业的融资服务,已累计为49家企业提供“惠企贷”贷款,放贷总金额3.78亿元。
企业代表普遍认为,自治区降成本“新28条”是对原“41条”政策的补充,所提出的政策和措施更具体、更务实,对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起到促进作用。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莹表示:“今年得益于‘41条’降成本措施的实施,神冠公司的用电、用工成本有所下降,也坚定了企业下一步加快发展的信心,希望通过实施‘新28条’,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