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100多万中小学生将换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本变化最大
古诗文大幅增加 先识字再学拼音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蒋晓梅 实习生 陈敏学 莫翠菁
再过十多天,中小学就要开学了,小学和初中新生一定想不到,今年使用的教材“规格更高了”。根据教育部规定,今年秋季学期,广西中小学起始年级新生将在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个学科,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此次改版起用新教材,涉及广西100多万中小学新生
1 更换时间:
2019年所有年级全用统编教材
据了解,我国各学科的教材一直是“一纲多本”,出版社围绕统一的教学大纲,各自组织专家编写教材。以中学语文教材为例,此前,广西14个地市共存在3个版本,即语文版、苏教版和人教版。此次要求统一使用的国家统编教材,由教育部统一组织专家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简称为统编版教材。
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此次改版,只涉及广西中小学起始年级,100多万名新生将用上统编教材。老生目前仍沿用旧教材,到2019年秋季学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个学科,所有年级都将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2 语文教材:
文言文比例大增,先识字再学拼音
在三个学科中,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语文教材。此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相较以前的人教版,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小学阶段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比过去增加了55篇。
此外,改版后的小学语文教材,先学识字再学拼音,识字量也降低。南宁市桂雅路小学语文老师林燕认为,新教材的编排更科学了。先学习汉字,再学习拼音,会增加孩子对语文的亲切感。新教材还降低了学拼音的难度,有利于小学新生跟上学习进度。
广西教育研究院负责基础教育和语文学科的副研究员潘建敏,今年4月参加了全国的新教材培训。她认为改版后的语文教材,强化了语文的育人功能,同时更关注课外阅读。“过去,语文教材更注重知识性,但现在学习语文知识,更注重结合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也进入语文课程,语文老师需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种类也增加了,除了四大名著,新闻类、军事类甚至科幻类的小说,都列入课外阅读篇目。
3 科目教师:
4.5万多名教师已提前培训
教材改版,首先需要吃透新教材的就是一线老师。按照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广西将从2017年起,用三年时间,在2019年完成约380万名“三科”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据了解,在自治区教育厅、广西教育研究院、人民教育出版社、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等多部门努力下,今年7月20~30日,广西已用10天时间对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个学科起始年级(小学一年级和初一年级)全体教师,进行了国家统编教材的培训。
“教育部要求逐级培训,但广西是‘一竿子插到底’。”广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黄艳兰介绍,为了让县里的老师也能当面聆听专家讲解,吃透教材精神,广西省略了县级培训环节,全体老师都参加市一级培训。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广西合作单位,广西出版传媒集团配合自治区教育厅完成了72场培训,涉及全区14个地市一线教师45500人。
培训时,人民教育出版社派出35名培训专家,组成人教社广西培训专家团队;广西教研院组织本地专家团队25人,力求在每学科一天半的培训时间内,将统编教材的编写思路及重难点解析等内容传达给每一位受训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