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李燕霞)“这张处方没有全部用中文书写药品调配剂量,可能会影响药房准确配药,耽误患者治疗,属于不规范处方。”8月16日,藤县同心镇居民覃志云到镇卫生院复诊时,发现板报专栏上“晒”出了自己看病的处方笺及院长点评,这让她感到很欣慰。
“用药与诊断不符合、处方上有多处涂改痕迹、药品调配与审核处没有签名确认。”同心镇卫生院副院长李文炜向记者介绍卫生院开具处方的常见问题。他说,基层卫生院待遇不高、工作条件艰苦,许多就读医学专业的高学历人才都不愿留在这里工作。目前该卫生院的十名医生中,仅有两名为本科毕业生,大部分为大专、中专学历,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上过去开展处方点评仅限于内部业务交流,缺乏群众监督,许多青年医生甚至主治医生在工作繁忙时都会抱侥幸心理,草草填写处方笺,让患者看得“云里雾里”。
“处方点评是一种纠错机制,点评内容包括医生开具的处方用药是否合理,字迹是否潦草,病人能否看懂等。它不仅能够提醒医生规范填写处方笺,还可以及时发现处方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同心镇卫生院院长陆积坚说。他介绍,不规范写处方、不合理用药是看病贵、医患纠纷多的成因之一,也是群众最期盼解决的突出问题。
今年7月,同心镇卫生院对照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整改责任清单,把处方点评列入该院党支部主题活动之一,公布处方点评,接受群众监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8月初,该院医疗组组长李德标在为一名患者诊断时为了求快,在处方笺病症诊断一栏只填写了感冒,却开有胃炎药物。李文炜在抽查处方笺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尽管这属于处方填写不规范,但李德标的处方笺还是被作为反面典型在板报专栏上公布。
据悉,同心镇卫生院近一个多月来共抽检、点评处方笺一千多份,目前处方质量和用药合理性有了整体提升,让许多患者放心地拿着医生开具的处方自主购买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