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脱贫攻坚进行时
选准扶贫路 下足“绣花”功
——全市区域联动厚植产业基础推进脱贫攻坚综述
2017-09-02 09:09   梧州日报   记者 陈可夫

梧州日报记者 陈可夫

去年,全市实现59个贫困村及龙圩区脱贫摘帽,减贫47708人;今年全市脱贫攻坚目标是实现5.04万人脱贫、48个贫困村出列,蒙山县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要扩大成果,更要巩固成果。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推动政策向县域倾斜、产业向县域聚集,全市各级下“绣花”功夫做精准文章,向着目标迈进的每一步都更加扎实。

选好产业健全扶贫体系

岑溪市岑城镇黄沙村密林深处山花绽放,金健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养蜂场内群蜂飞舞。合作社的社员和村里的贫困户站在蜂箱旁,仔细听合作社理事长张立辉讲解养蜂技术要领。

张立辉介绍,黄沙村盛产的冬春季柃蜜是稀有蜜种,结晶后清香而不腻,但过去销售分散,市场渠道开拓进展缓慢。去年合作社成立后,得到梧州甜蜜家蜂业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指导蜂农统一养殖规范、统一销售,生产效益也提高了不少。

“养蜂产业符合梧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符合未来健康产业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梧州扶贫产业的重要一环,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蜂农致富见效快。”市农委主任赵春宝说。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养蜂专业户2627户,带动就业6125人。

今年以来,梧州市以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因地制宜、分类扶贫。根据预脱贫贫困村的资源环境、产业发展条件、市场需求潜力,打造“景区带村”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区带村”现代农业产业扶贫、“林下种养带村”林下经济产业扶贫、“立体种养带村”生态产业扶贫、“特色产业带村”富民产业扶贫、“互联网+带村”电商产业扶贫六大扶贫体系,推进扶贫产业项目迅速落地。据统计,今年全市筹措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984.89万元用于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建设,用于扶持贫困县、贫困村发展油茶种植、酸梅种植、低产改造、家禽养殖、蜜蜂养殖等扶贫产业发展项目,共25746户贫困户、108406名贫困人口受益。

政策扶持激活致富动力

“我们家制作的烤鸭在村里很畅销。”今年49岁的藤县塘步镇古祀村村民蒙健华笑着介绍自己的手艺。

过去,蒙健华在广东从事食品加工,收入可观,但由于要照料家庭,他和妻子都无奈辞去工作回家务农,渐渐花光了积蓄,生活陷入困境。2015年,蒙健华一家被纳入“因残、因学”贫困户。

蒙健华所在的古祀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比较突出。“我负责帮扶的几个贫困户都有人患病或残疾,需要长期治疗,这种情况最容易致贫、返贫。”驻村第一书记覃建猛说。

去年,广西推出金融精准帮扶“套餐”,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可获得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连续3年以内按基准利率财政全额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蒙健华通过授信评级,申请到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由县扶贫部门委托龙头企业经营,他每年领取4000元分红。“镇政府还帮助协调安排我的妻子到陶瓷园区工作,每月收入很稳定,去年实现了脱贫。”蒙健华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在镇上开一家熟食店,将来与大儿子一起经营,逐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市扶贫办主任覃颂介绍,我市把所有扶贫对象基本信息导入本地农村信用信息系统,为金融扶贫提供信息服务。截至今年8月初,全市累计发放扶贫贷款资金13.32亿元,贫困户委托经营享受分红2605.13万元。

区域协作促就业助增收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社学片区和社学工业新城属于我市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龙圩区龙圩镇思念村处在两者的结合部。去年,龙圩区依托园区发展配套产业,邀请梧州光华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在贫困村选址设厂,并派出技术员驻代工点,指导村里的女工将回收处理的纺织物加工成环保袋,既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又带动群众就近就业。

村民钟小泉将住房一楼出租作为代工点之一,妻子也在代工点务工,租金和务工使他们家月收入增加了2000多元,生活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创业机制,放宽创业政策,广泛动员和引导返乡人员留乡创业就业、参与家乡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同时,依托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合作平台,积极探索产业协作、劳务合作、教育协作、旅游扶贫协作、人才交流五项两广地区扶贫协作机制,借助广东职业教育资源和实习就业岗位,提升职业教育协作水平,巩固职业教育协作试点成果,提高全市农村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就业能力。

编辑:黎羽瑶 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2017年广东知名企业家广西行”考察团来梧
百花冲片区棚改项目累计拆除房屋535户
河口村60多户村民遭遇停水五天
蒙山县升级改造景区道路
供电设备超负荷 加装设施却不易
市政部门修缮新兴三路等主要道路破损路面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