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徐杰云)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投资提速、新建水利设施发挥效用、“河长制”全面推行……今年以来,我市农村水利建设和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据介绍,自治区去年下拨我市的2017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资金及今年8月下拨的第三批补助资金,现已分解到有关县(区),优先用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也加快推进,去年至今完成投资的项目将解决3万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近五年来,我市粮食年产量稳定在82万吨左右,这离不开每年持续开展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据统计,全市2016至2017年冬春水利建设共完成投资近4亿元,共新增恢复灌溉面积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实施渠道防渗配套221公里,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自治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部署,探索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加快实现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目前,已完成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辖区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及河流上所建水库的分级名录,完善《梧州市河流信息表》,并全面普查江河湖库沿岸沿线水土生态环境现状,为全面推行“河长制”做好准备。根据相关工作安排,我市正试行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河长联动机制,明确各级河长职责。
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鉴于近期我市遭受洪涝、台风影响,各地水利设施出现损毁,下一步将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做好水库除险加固、水毁灾损工程修复、新建水源工程项目建设。同时,农村人饮工程要加快完成实施方案审批等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