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记者 蒙敏莹 通讯员 陆剑 周嫔
“现在的蜂蜜价格好,能卖到60元/公斤至100元/公斤,一箱蜂每年可以产15公斤至20公斤的蜂蜜,再加卖蜂种的收入,往后的日子更有奔头了!”看着山林中的一箱箱蜜蜂,岑溪市金健养蜂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张立辉喜上眉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蜂蜜+蜂种”的销售模式,为金健养蜂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
9月7日,经过一路颠簸,记者来到了岑溪市糯垌镇高棠村,岑溪市金健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养蜂场就在村里的大山深处。走进养蜂场,只见一个个蜂箱分布在林间,偶有几只蜜蜂从蜂箱飞出,在这片郁郁葱葱的山林里共有1700多个蜂箱,由该合作社的7户成员共同养殖。
张立辉介绍,合作社自2015年成立以来,起初只有5户成员,经过两年发展,如今已经有21户成员,当中既有老手也有新手。
“合作社的成立,让更多的蜂农成员能够分享经验、降低风险,还能拓宽销售渠道。”张立辉表示,以前村民养蜂大多是“单打独斗”,养殖风险大、销售渠道窄,而在合作社成立的两年时间里,靠着合作社成员的努力与团结协作,开拓了不少新路子,合作社的养殖规模也扩大了,养蜂场从起初集中在岑城镇,扩散到了糯垌、归义、南渡等周边乡镇,同时还带动了两户贫困户养蜂脱贫致富。
村民梁柱才就是其中一户贫困户。据介绍,为了尽早摆脱贫困,改善家庭环境,他在该合作社的带动下,于2015年养殖了十多箱蜜蜂,当年梁柱才一家就通过养蜂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摘下了贫困帽。经过两年的发展,如今,梁柱才养殖的蜜蜂已经有200多箱了。
“今年是合作社发展的一个好时期。”张立辉表示,两年以来,通过组织专业化的技术培训,合作社已经做到了养蜂标准化、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所产的蜂蜜品质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因此也与多个商家达成长期合作,保障了蜂蜜的销售渠道。
“我们不单销售蜂蜜,我们今年还销售蜂种。”该合作社成员甘海清表示,目前他共养殖有300多箱中华蜜蜂。一箱蜜蜂除了可以采蜂蜜外,一年还能培育出一至两箱蜂种,这些蜂种可以以400元/箱的价格对外销售。
张立辉表示,今年初,合作社就将1000箱蜂种作为“扶贫蜂”销售到贵州、海南等地。今年下半年,合作社还将继续售出1500箱蜂种,进一步增加合作社的收入。
据了解,金健养蜂专业合作社在不断拓展产业路子的同时,也在寻求着更大的发展。“我们力争将合作社的养蜂产业发展成区域化品牌。”张立辉表示,接下来,该合作社将与广西林业集团商谈进一步的合作,寻求更多的区域化合作,进一步提升产品品牌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