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专题报道 >>  正文
     
1897年,清政府辟梧州为通商口岸,成立了由外国税务司控制的梧州海关。1918年,洋人为长驻梧州而兴建梧州海关大院作为办公、住宿和休闲地点
【古郡史话㉑】百年海关话开埠
2017-09-14 16:36   西江都市报   记者 赵洋 通讯员 梁聪

    西江都市报记者 赵洋 通讯员 梁聪

    西江三路5号原梧州地委大院内,屹立着一座座精美的老建筑。灰黄色外墙立面,石柱拱式回廊……老建筑造型优美典雅,充满欧式风情。树木掩映之下,厚重的老建筑流露出几许沧桑——这就是梧州海关旧址。

    近百年建筑“容颜未老”

    9月12日,记者前往探访这些历经百年风霜依然屹立不倒的老建筑。

    在梧州地委大院内,一幢幢旧房屋陆续拆除,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诚然城市要改造,但是文物不会动。在施工的轰鸣声中,青苔依然淡定地攀爬着海关旧址的台阶和栏杆。

    梧州海关旧址的办公楼、税务司公馆等7栋西式楼房始建于1918年,是迄今为止广西保留完好、规模最大的民国时期海关建筑群。

    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名叫“海关大院”。7.87亩的海关俱乐部及园地,以及占地25亩的税务司公馆、帮办及宿舍等建筑先后建设。

    落成后的海关大院环境优美。税务司公馆及监察长、帮办、高级验货员、外勤职员宿舍,以及办公楼、俱乐部、进修会等7栋西式楼房风格统一,楼房呈对称布置,东西南北均设有门厅、走廊及阳台。楼房之外,西方独有的弹子房、花园等一应俱全。

    据《广西通志·海关志》记载,1925年梧州海关建成,东至狮子山,南至西江中,西至石鼓冲,北至山角,方圆5公里均为海关大院。

    要了解建筑,一定要走进建筑内部。如今,当人们走进税务司公馆,依然能看到历史的痕迹——木制台阶和木地板依然保存完好。扶手直上,楼道发出“砰砰”的沉重回声,恍若历史的回响。

    税务司公馆二楼为近代外廊式风格,但设计者巧妙地结合了骑楼城的样式;三楼、四楼的回廊为英式拱形结构,低矮的宝瓶式栏杆围起了宽大的阳台。整幢建筑无不体现出中西合璧的样式。

    据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彭志创介绍,海关建筑群采用了千层砖混结构,是梧州第一栋使用水泥建造的砖混楼房,也是梧州市近代西洋建筑的代表。

    数十年来,梧州市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对梧州海关旧址的保护,多次对该建筑群进行修缮,始终让其“容颜未老”。

    梧州海关旧址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西江都市报记者 杨扬 摄

    建筑设计及施工堪称精良

    据《梧州市志综合卷》,19世纪中期,梧州已是桂、滇、黔、川省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也是西江流域物资集散地。其商船之多,内外贸易之盛居广西之首;其对外贸易和口岸规模,在华南地区仅次于广州。

    1897年,在签订不平等条约后,清政府辟梧州为通商口岸,成立了由外国税务司控制的梧州海关。

    梧州开关后仅7个月,全市进出口货物总值就达到176.73万关平银两,关税收入属全国海关中上水平。1910年,梧州海关关税收入列全国第15位,居广西三关税收首位;1912年攀升至全国第14位。

    自设关至1949年,外国人任梧州海关税务司47年,基本是执行利于帝国主义的政策制度。先后有8个国家24个外国人充任梧州海关税务司,其他帮办、监察长等高级职位,也由外国人担任。

    1925年之前,洋人在梧的办公和居住条件较为简陋。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专家陈金源介绍,梧州海关洋人官员们在美孚石油公司(现梧州海关办公楼石鼓路68号)办公,在谭公庙住宿。

    时任梧州海关代理税务司阿拉巴德撰写的《十年报告 梧州(1897年~1901年)》中如此描述:税务司官员居住在梧州冰井寺中,其他洋人“根据国籍和等级,有的住在船上,有的住在排筏上,有的住在庙里”,“居住在船上,每月租金为35元……外国人居住的船由浮筏垫起来”。

    在梧州海关掠取了巨额的财富后,洋人们不甘心“蜗居”在简陋的寺庙和排筏。于是,建设永久性的办公、住宿和休闲地点,成为他们的选择。1906年,梧州海关先后向怡和洋行等购置建房用地48亩。1918年,梧州海关大院破土动工。

    “列强是花了心思,花了巨资的。当时侵略者们十分乐观,妄想长驻梧州,世世代代把持梧州关税。”彭志创说,梧州海关大院的设计者是外国人,施工方是广州一家知名的建筑商。

    “建设者极具工匠精神。”彭志创介绍了一则趣闻:来自广州的建筑商承诺了80年的保修期。2005年,建筑商的后人向梧州相关部门发来信件,提醒这些海关楼房80年的保修期已过,今后要注意维护和修缮。

    1925年,洋人官员搬入梧州海关大院办公。据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专家陈金源介绍,梧州海关大院的功能并不单一,美国、法国、日本、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的领事署也进驻了这个大院。

    梧州海关旧机构管辖范围大

    对百年前梧州海关的机构职员、货物监管、征收关税和查缉走私等情况,不少梧州历史爱好者颇有研究,还专门撰文描述。鲜为人知的是,当时梧州海关还负责检查进出梧州的邮件和飞机上的货物。

    《梧州交通志》记载,1929年10月,梧州机场落成。这就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在使用的高旺机场。87岁的李培燊历任中共梧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他在《情系西江》一书中如此描述梧州的水上飞机:“乘客最多二十人,飞机在高旺机场升降,升降时两条腿先着河面,立即激起两条银白色的波浪。”

    1934年,已有飞机自广州经梧州、到南宁而至龙州的航线开航。1936年时,该航线延伸至越南河内。1937年,西南航空公司的航班开航,由重庆起飞,经贵阳、桂林、梧州到达香港,载运往来客邮,每周五由香港循原路线飞返重庆。

    令人惊奇的是,对从国外发出和到达国外的路过梧州的飞机,均须经过梧州海关的检查。由梧州海关发给关单,记载邮件及旅客行李件数。《广西通志·海关志》记载,1940年时,梧州海关税务司还制定了五条检查办法,防止法币及禁运物品经由飞机、汽车运往国外。

    1898年,梧州邮局开始收寄个人零星包裹。当时梧州海关还专门设邮政包裹税征处,其中进口股分为国内包裹台和日本包裹台、国外包裹台;出口股分为国内包裹台、大宗包裹台、国外包裹台。

    陈金源介绍,当时梧州海关值班检查员的包裹检查办公时间为每天下午1点至3点。所有邮包在海关值班检查员面前打开,由检查员检查申报运货路单和所有包裹。经过检查后,这些包裹才能被用正式封条加封。

    老建筑承载几代人的回忆

    1949年12月5日,梧州市军管会接管粤海关梧州分关,海关管理自主权从此正式掌握在中国人民的手中。1950年5月,7幢海关办公楼、宿舍等房屋移交至梧州市人民政府,由梧州市政府将其无偿移交给梧州地区行署使用。

    2013年,国务院批准梧州海关旧址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大院里的居民而言,海关旧址不仅是文物,更是承载几代梧州人记忆的载体。

    新中国成立前,在梧州人民心中,海关楼房神秘、封闭。“据老一辈的人说,那时税务司公馆经常有洋人身穿海关制服进出。”68岁的黎军一直在原地委大院生活。他说,在他小的时候,大院里的老人常常讲起老海关里的故事。例如,洋人们爱吃牛排,但梧州厨子不会做,以及洋人官员不时会站在楼房阳台,用望远镜探视西江船只等趣事逸闻。

    黎军介绍,当时洋人的饮食起居离不开梧州的佣人。他说:“住在职员宿舍的都是高级的外国雇员,宿舍里功能齐全,环境十分舒适,梧州人根本无法企及。”

    在税务司公馆的外墙,至今还刻着让大院居民感到怀旧的东西——水利部门用红油漆划上的新中国成立后梧州何年何月何日到达最高水位线。这成为老人家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百年前,当海关大楼里的洋人推开窗户,面向西江,可看到江面上千帆竞发,货运船只密密麻麻。如今,梧州更加百业兴旺,西江江面依然百舸争流,西江黄金水道欣欣向荣。

    16年前,陈曦在税务司公馆内办起了梧州市岭南白蚁防治研究所。他对这栋楼的办公条件赞不绝口——冬暖夏凉,采光通风都非常好。陈曦认为,梧州海关旧址有厚重的历史价值,读懂了它,就读懂了梧州的开埠史。

编辑:钟笑莹 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白云路整体改造工程近日可全部完成
坚守传统制作伊面 勾起舌尖上的回忆
网咖排水管架设树上 空调水直排路面
高新区企业增加设备 提高产能
市工商局联合管理部门整顿文物流通市场
“梧州制造”开拓东盟市场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