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梁燕如
高朋聚一堂,集智促发展。9月14日,在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活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茶船古道”——六堡茶产业发展新动能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们说观点、提建议、给思路,深入剖析“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六堡茶产业发展新动能、市场开拓新渠道,为六堡茶树立形象、提振名声,走向东盟、行销全球提供可行方案。
借优势开辟新时期“茶船古道”
早在清代嘉庆年间,六堡茶凭借“红、浓、陈、醇”的品质特征和特殊的槟榔香,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梧州地处广西东部,位居两广中心位置,自古以来便是联通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内河枢纽。早在数百年前,梧州人民通过内河航运把茶叶、瓷器等货物运往世界各地,与东南亚国家建立广泛贸易关系,形成历史积淀深厚的“茶船古道”。
作为传统侨销茶,六堡茶在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深受东南亚地区消费者的喜爱。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六堡茶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与会专家们认为,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正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新门户。梧州应借助自身区位优势,借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主动融入广西面向东盟的开放开发,因势利导打造新时期“茶船古道”,为六堡茶开拓国外市场提供新动能。
产品外销,鲜明的品质特点、辨识度高的形象标识是抢占市场的有利条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说,同等或高于国际水平的标准,是茶叶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相关企业应该加强与国外茶叶消费市场的信息互换与科技合作,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让六堡茶相关标准体系更完善、更符合国际标准要求,有效打通茶叶外销通道。部分专家认为,创新产品研发也是六堡茶“走出去”的重要推进器。相关企业要加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茶叶消费习惯,开发适应国内外市场消费特点的新产品、新包装、新组合。
创新宣传模式打造“网红”产品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饮茶习俗各异,但对饮茶有助健康的认识和追求绿色食品的消费趋势是一致的。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专家学者们就如何树立六堡茶品质形象,打响六堡茶产品名声,从而集聚市场开拓新动能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近年来,梧州有机茶认证申报工作成果显著,有机茶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梧州六堡茶以广西五分之一的茶叶产量,创造全区43.8%的茶叶产值,是质优推动价高的结果。浙江大学教授梁月荣等专家引用多项权威研究数据指出,六堡茶的抗氧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功能显著,认为六堡茶的保健功能是其独有的品质特征,应加以推广宣传,以拓宽消费市场。
但是,茶叶品类繁多,不少茶叶也具备保健功效,六堡茶怎样走出“酒香也怕巷子深”困境?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室主任姜爱芹认为,六堡茶企业应抓住“新零售”时代的商业机会,以产品为中心,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客户提供高用户体验、高性价比的购物体验。同时,借助“网络大咖”等新媒体渠道,创新六堡茶产品的宣传推介模式,把六堡茶包装成为脍炙人口的“网红”产品,以迅速打响产品知名度。
此外,部分专家也认为,六堡茶品牌推广可探索实施文化旅游宣传模式,通过打造独具创意和地方特色的茶乡旅游,用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到的体验式宣传,展现产品从种植到成品全过程,进而提升产品认可度、美誉度,在客户中树立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