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记者手记
关于岩溪茶行的再认识
2017-09-29 17:58   西江都市报   记者 苏爱清 杨麦 龙天传

    西江都市报记者 苏爱清 杨麦 龙天传

    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知情者已经过世,加上六堡茶在海外销售、运输等情况没有详细的历史文献记载,因此,对于我们来说,要真实还原“茶船古道”向境外延伸的那段历史,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为此,深入采访、多方求证、反复比对,便成为我们本次“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始终坚持的采访原则。得益于对这个原则的坚持,我们纠正了之前一些错误的认知,关于岩溪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溪茶行)的认知就是其一。

    以前,梧州的茶人说起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六堡茶进口史,总绕不过岩溪茶行。而我们所收集到的资料也显示,这两个国家的茶企进口六堡茶都必须经过岩溪茶行。有书籍更明确提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对中国的货物实行严厉的进口政策,规定必须拥有入口准证(AP)的商家或者团体方才有资格从中国进口茶叶。为此,马来西亚的联隆泰、广汇丰、建源、新明记、高泉发、高芳发、华峰等7家茶行,组成岩溪茶行(马)有限公司(原称“岩溪工会”,在新加坡尚未独立前即已成立),申请获得牌照,与互相参股30%的新加坡岩溪茶行(新)有限公司一起,专门从中国进口茶叶。该书还由此得出结论,新马两国的六堡茶一直由岩溪茶行代理进口。

    然而,通过在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实地走访,我们发现,这竟然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南苑茶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苑公司)的当家人魏荣南,也是新加坡茶叶进出口商会会长,而南苑公司正是岩溪茶行的发起人之一,至今还拥有岩溪茶行的股份。难得的是,这位商会会长还是一个喜爱收集茶文化资料的有心人,在他的办公室抽屉里,收藏着当年岩溪茶行的详细资料。因此,当我们寻访岩溪茶行历史的知情人时,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不少茶商都不约而同地推荐了魏荣南。

    9月8日,我们来到南苑公司,聆听魏荣南讲述那段关于岩溪茶行的历史。

    1950年以后,中国大陆对茶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当时全马地区(即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乌龙茶需求量很大,但能从中国大陆进口的茶叶数量却有限。为此,1960年,全马地区二三十家茶行联合成立了岩溪茶行,对接进口来自中国大陆的茶叶,只有入股岩溪茶行的成员才有资格获得进口中国大陆乌龙茶的配额。因此,岩溪茶行最主要的业务就是进口乌龙茶,其他茶类进口量不多。

    后来因马来西亚的进口政策出现变化,1972年,岩溪茶行分拆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间公司。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茶叶出口政策的调整和出口数量的增加,新马两国的茶企均自行进口中国大陆的各种茶叶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岩溪茶行基本结束其历史使命,不过,股东们都保留着岩溪茶行的股份。

    据魏荣南介绍,以前,新加坡主要有两家茶企进口中国大陆生产的六堡茶:一是广珍茶庄,主要经销散装六堡茶;二是新加坡的厦门信局,主要经销小包装的六堡茶。南苑公司销售的六堡茶一般从广珍茶庄进货。

    广珍茶庄负责人刘秀凤的说法,为魏荣南所言提供了佐证。广珍茶庄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经销梧州六堡茶,至今仍是新加坡最大的梧州六堡茶的经销商。9月8日,刘秀凤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明确表示,广珍茶庄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拥有从中茶梧州分公司进口六堡茶的代理权,因为乌龙茶不是茶庄的主营业务,所以茶庄从来没有加入过岩溪茶行。

    如果说新加坡茶商的说法还是一面之词,那么加上了马来西亚茶商的说法,无疑就很有说服力了。毕竟,马来西亚一直以来都是梧州六堡茶的主要进口国。“20世纪60年代时,马来西亚每年进口的六堡茶就达350吨。”马来西亚茶叶商会永久名誉会长、联隆泰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建源茶行有限公司负责人许金龙说。

    我们从广汇丰茶行有限公司、联隆泰进出口有限公司等茶企了解到,六堡茶在马来西亚一直颇有市场,而中国大陆出口的六堡茶数量又相对有限,因此,中国大陆向马来西亚出口的六堡茶也实行进口代理机制。不过,这进口代理权并不由岩溪茶行掌握,而是分散于10多家进口商手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从中国大陆进口的六堡茶,更是被“广汇丰”“联隆泰”“南隆”“裕生祥”“广福源”等5家“头盘商”所垄断。与新加坡情况相一致的是,岩溪茶行马来西亚公司对接进口的中国茶叶,也以乌龙茶为主,六堡茶不在其列。

    广汇丰茶行有限公司是马来西亚一家知名茶企,这家茶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经销六堡茶。公司执行董事刘伟才在1970年进入公司工作,对于公司的六堡茶经销史十分了解。他说,广汇丰茶行进口的六堡茶大多向中茶梧州分公司订购。早期,公司是直接与中茶公司打交道的,从1957年开始,中国大陆每年举办两次广交会,茶行就转为从广交会上购买六堡茶了。20世纪70年代,广汇丰茶行每年从中国进口并销售的六堡茶大约有10吨,此后,茶行销售的六堡茶数量不断攀升,到20世纪80年代达到六七十吨,如今每年销量超过120吨。

刘伟才出示一份广汇丰茶行在1973年秋交会订购六堡茶的合同。西江都市报记者 苏爱清 摄

    成立于1945年的建源茶行有限公司,也是吉隆坡经营六堡茶的“老字号”。1946年前后,这家茶行成立了联隆泰进出口有限公司,专营茶叶等货物的进口。据该茶行负责人许金龙介绍,茶行从开创之初就经营六堡茶,如今每年仍然保持50吨的销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都是直接向中茶公司进货。

    广汇丰茶行有限公司、联隆泰进出口有限公司都是第一批加入岩溪茶行的企业,他们的负责人在受访时均表示,因为年代久远,岩溪茶行最早的成员单位究竟有多少家已记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绝不少于10家。

    厘清了专营乌龙茶进口的岩溪茶行与新马地区的六堡茶进口毫无关系,让我们纠正了此前认知上的谬误,实在是此行一大收获。

编辑:黄东莹 钟笑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配发新装备 铁骑保平安
假期企业生产如常
蒙山县举行“老乡家园”移民安置小区抽签分房
文艺演出庆国庆
我市举行升国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
扶典口西江特大桥安装拉索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