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专题报道 >>正文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一壶红浓话往来 只觉天涯行未远
2017-12-13 19:41    西江都市报   记者 苏爱清 杨麦 龙天传

采写:西江都市报记者 苏爱清 杨麦 龙天传 

摄影:西江都市报记者 苏爱清(除署名外)


2017年9月13日,午后的吉隆坡仍然十分炎热,但茨厂街的客流并未因此有丝毫减少。作为当地有名的“唐人街”,这个街区集中了很多传统华商老店,药油、参茸、海味……各种各样的传统“唐山货”在这条街上都有出售,其中自然少不了来自中国的茶叶。


建源茶行有限公司位于茨厂街西侧,这家创建于1945年的茶行,内部装修充满现代气息,但门店所处的老旧骑楼,及其书于骑楼立柱上的招牌,依然留下了历史的印记。距离建源茶行不远处,还有另外一家老茶行——创建于1928年的广汇丰茶行有限公司。历经数十年时光的打磨,这两家昔日马来西亚进口中国内地六堡茶的“头盘商”(一级进口商),如今仍然是吉隆坡乃至马来西亚赫赫有名的大茶企,共同见证着六堡茶在当地的影响和传承……


茶楼遍布“唐人街”

吉隆坡,位于鹅麦河与巴生河的交汇处,马来语意为“泥泞河口”。它既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又曾是马来半岛上的一个主要锡矿区。


自19世纪中期马来西亚锡矿产业大开发以后,大量从中国南方越洋而来的华工涌入马来半岛上的矿区。1857年,雪兰莪州皇族把巴生谷开放给采锡矿者,来自中国的矿工快速聚集,吉隆坡因此渐渐发展起来,在1880年成为雪兰莪州的首府,并吸引了更多华人前来。1957年,吉隆坡成为马来西亚的首都,此后与锡矿区的定位渐行渐远,逐步发展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商业消费更为旺盛。

图为20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出版的一份报纸,上面介绍了六堡茶文化。龙天传摄


早期到达的大量华工在吉隆坡定居下来,使华人在当地的人口构成中占据主要位置。《马来西亚的人口结构》一文及马来西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华人在吉隆坡总人口中所占比例,20世纪70年代约为42%,2016年仍达41%。


吉隆坡的华人主要来自两广和福建,当地华人因此形成了两大饮茶群体:“广府人”喜欢喝六堡茶,福建人则爱喝福建岩茶。华人饮茶习惯的传承,也影响了当地的茶叶乃至餐饮消费。


在广汇丰茶行有限公司董事经理刘伟才的记忆中,“广汇丰”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进口销售六堡茶,当时吉隆坡很多居民到“广汇丰”购买六堡茶。

广汇丰茶行有限公司销售的六堡茶。


“吉隆坡很多的‘广府人’都爱喝六堡茶。”说到品饮六堡茶,吉隆坡市民、今年76岁的何长耀深有感触。何长耀的父亲来自中国广东顺德,一直都有喝六堡茶的习惯,受其父亲的这种生活习惯深刻影响,何长耀也成了六堡茶品饮与收藏的爱好者。


不过,与门店零售相比,六堡茶在吉隆坡当地茶楼和酒楼的使用量更大。由于城市商业较繁华,加上华人比例较高,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吉隆坡就有不少广式茶楼、酒楼和点心铺。20世纪50年代中期,年方十来岁的何长耀时常跟着父亲到吉隆坡市内的广式茶楼喝茶。当时的广式茶楼酒楼大多集中在茨厂街、苏丹街、谐街这三个街区,其中“成记”“玉壶轩”“品泉”“适苑”“别有靝”“锦麟泰”“双英斋”等都比较有名。由于喝茶的几乎是“广府人”,而且六堡茶价格低廉,这些茶楼酒楼都免费提供六堡茶。“很多茶客落座后,炒一碟粉面或叫上一笼包点,就着一壶六堡茶能喝一个早上。”何长耀说。

茨厂街是吉隆坡一条“唐人街”。

“成记”酒楼当年用过的茶壶。


除了传统的茶楼酒楼外,吉隆坡的小餐馆也免费为就餐者提供六堡茶。张进行的家族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吉隆坡经营小餐馆,以前这个餐馆以六堡茶为主要用茶,总是整箩地购买六堡茶。


20世纪60年代,吉隆坡出现“美伦”“大同”等一批高档酒家,茶楼餐馆免费供茶模式逐渐被打破。当时,茶楼酒楼提供的茶品越来越多,一些茶楼酒楼开始计位收取茶位费。但是,从这个时期一直到2010年前,无论是高档酒家,还是传统茶楼,六堡茶依然是供应的茶品之一。


分级销售六堡茶

吉隆坡的广式茶楼酒楼,很多都由来自香港的商人运营,因而其经营风格、点心菜式、用茶品种都与香港的茶楼酒楼颇为相似。和香港市场更相似的是,进入吉隆坡的六堡茶,同样以一套完整的分级销售模式来完成市场消化。


在1950年以前,“建源”“广汇丰”等老茶行依靠各自的进货渠道从中国进口六堡茶,再进行批发和零售。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内地茶叶购销政策和出口方式发生改变,虽然六堡茶面向马来西亚的出口没有实施限制,但对于获得进口代理权的经销商仍有一定的销售指标条件。


刘伟才回忆说,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来西亚获得从中国进口六堡茶资格的经销商不超过10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整个马来西亚的六堡茶进口经销商只有“广汇丰”“联隆泰”“南隆”“余生祥”“广福源”等5家。

20世纪90年代联隆泰进口有限公司与中国茶企签订的进货合同。杨麦摄


马来西亚茶叶商会永久名誉会长,建源茶行有限公司、联隆泰进口有限公司负责人许金龙直言,20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六堡茶总量达500多吨。当时对于进口中国内地六堡茶的各项事宜,“头盘商”相互之间“已经形成默契”。

许金龙(右)年轻时与友人在建源茶行喝茶留影。许金龙提供


“头盘商”进口六堡茶后,除在自家门店零售少部分外,更多的是把茶叶批发给当地的茶行茶庄、酒楼茶楼,其他茶行茶庄再把购进的六堡茶分销给各处的杂货铺、海味店、药店,以及小型茶餐厅。


日杂铺、海味店和药店等作为零售商,其销售对象为普通居民,而普通居民单次购买量都不大,因此,这些店铺需要把整箩六堡茶打碎后再称重出售。吉隆坡的居民素来爱喝有一定陈化年份的六堡茶,他们在购买茶叶时,往往喜欢选购结成整块的六堡茶,认为这才是够年份的老茶,以至于零售商特地不把六堡茶敲得太碎,以迎合顾客的需求。


除了在本地销售以外,吉隆坡当地的茶行还把很多六堡茶销往马来西亚北部的锡矿区。“以前,我们的三、四、五级茶专卖到锡矿区。”刘伟才说。


茶船中转到“巴生”

2017年9月13日上午,装载“联隆泰”订购的六堡茶的集装箱货船如期泊在了巴生港,此时,“联隆泰”雇佣的货运公司派出的车辆早已等候在码头。卸货,装车,运输,到了中午时分,这些六堡茶便被运到了“联隆泰”的货仓。


“这批茶从下单到收货不超过两个星期。”9月13日,许金龙一边通过手机监控软件向我们展示茶叶入库的实时情景,一边介绍,以前进口茶叶可没这么方便,20世纪50年代时,要做成一桩六堡茶进口生意,得花费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


进口六堡茶花费时间多,固然是因为以前通讯联络及货源组织不便,但也与当时的航运不发达有关。


以前,下了订单以后,从梧州进口的六堡茶都是经西江运到香港,集中换装远洋货轮后,穿过南海到达新加坡中转,遇上合适的船期再换船出发,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巴生港卸货。仅是新加坡到巴生港的海上线路,就长达近400公里。


巴生港,距离吉隆坡不到40公里,这个马来西亚如今最大的港口,虽然早于1882年就被英国殖民政府开发出来用于运输锡米,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进入建设高峰期,并在1973年建成红海与马六甲海峡之间第一个集装箱货运港。在集装箱货运港建成之前,从中国运茶而来的船只都是散货船,之后集装箱货船逐步成为主角。20世纪80年代,停靠巴生港的茶船全部换成了集装箱货船。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随着巴生港的崛起,航向马来西亚西海岸北部地区港口的货船,开始在巴生港停泊中转装卸货物。

如今的巴生港货如轮转。(资料图片)


马来西亚TMI船运公司设于巴生港港区周边,总经理亨利虽然年纪不大,但从事船运代理业务已有七八年历史。接受采访时,亨利说,中国茶叶等货品通过海运运抵马来西亚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出发港口的方位,运输船舶的规模与科技含量等,以前还要看船务公司的规模。一般来说,船务公司规模较大,货船的运输量较多,就能够直接从香港满载发船经新加坡到马来西亚的巴生港,而即便一切顺利,船期单程也需要9天左右;如果船务公司的规模较小,每次货船在发船的时候装载量不足,就可能要在新加坡等地中转装货,这样所需的时间就更长了。


不过,很多客商都不愿意在等待船期中浪费时间。因此,如果没有合适的船期,马来西亚的茶商往往会在新加坡卸下六堡茶,直接用货车从新加坡经马来西亚的新山市装运入境,走公路北上直抵吉隆坡。“以前,‘广汇丰’进口的六堡茶经香港通过海路运到新加坡后,我们会视需等待的船期情况而选取陆路或海路运输方式,将茶叶运到吉隆坡。”9月12日,马来西亚茶叶商会署理会长、广汇丰茶行有限公司董事刘俊光说。


消费市场仍巨大

时间的车轮滚滚而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吉隆坡的茶叶消费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随着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以及马来西亚茶叶购销和进口政策转变,曾经控制马来西亚从中国内地进口六堡茶事宜的行业联盟被瓦解。


随后,吉隆坡的餐饮业也不断更新换代,曾经的“成记”“玉壶轩”“品泉”“适苑”等传统茶楼酒楼陆续消失于时代浪潮之中。


市场使用终端的变化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六堡茶销售行业的淘汰和整合。曾经占据垄断地位的“南隆”“余生祥”“广福源”等3家茶企或结业,或停止了六堡茶的进口经销,但经过岁月洗礼后的“联隆泰”和“广汇丰”相反越做越大。


刘伟才说,从他进入“广汇丰”到现在,“广汇丰”从中国内地进口的六堡茶数量几乎翻了一倍。现在茶行每年从梧州进口六堡茶上百吨。


在许金龙的记忆里,“联隆泰”进口的六堡茶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状态,如今每年从梧州进口的六堡茶也有50吨左右。


与此同时,梧州六堡茶出口吉隆坡的途径也便捷多了。茶叶从梧州发货,从广州港起运,一周时间就可以直达巴山港,迅速融入吉隆坡的茶叶消费洪流当中。


如今,六堡茶在吉隆坡依然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当地很多茶人,以及“紫藤”“唐艺轩”等茶道文化机构,都在致力于推动六堡茶文化向更深层次领域发展,不断提升六堡茶的市场价值。或许正如许金龙所言:“现在的六堡茶在吉隆坡已经不再是低档茶了,虽然价格上去了,但高品质的六堡茶还是会有越来越多人喜欢。”

“紫藤”是吉隆坡有名的茶文化推广机构。

“‘广汇丰’进口六堡茶采用海运方式运输”

讲述人:刘伟才(65岁,广汇丰茶行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现居吉隆坡)


一直以来,“广汇丰”都以梧州出口的六堡茶为主要经销品种。20世纪70年代,“广汇丰”每年从梧州进口的六堡茶大约有10吨,到了20世纪80年代,每年进口的六堡茶数量达到六七十吨。“广汇丰”的销售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们茶行的六堡茶消费群体已覆盖吉隆坡华人社会各个阶层。


随着喝茶、藏茶在马来西亚成为时尚,能长期收藏的六堡茶销售量持续看涨,近年来,茶行每年从梧州进口的六堡茶至少有120吨。“广汇丰”从中国进口的六堡茶都是通过海运方式运回马来西亚。在20世纪60年代,茶行从中国内地进口茶叶需用船运到香港,再从香港用远洋船舶经新加坡中转运到吉隆坡;20世纪70年代,远洋船舶不一定需要经新加坡中转,也可以直接从香港直航到马来西亚的巴生港;20世纪90年代后,远洋船舶从广州港出发,就可以直接驶到巴生港。“广汇丰”从梧州进口六堡茶,从下定单、发货、运输到收货,以前需要几个星期,如今两个星期左右就行了。

记者在采访刘伟才(中)。


以前,六堡茶在马来西亚一直颇有市场,而中国内地出口的六堡茶在某个时期数量相对有限,因此,中国内地向马来西亚出口的六堡茶曾实行进口代理机制,那时的代理权分散于多家进口商手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从中国内地进口的六堡茶,以“广汇丰”“联隆泰”“南隆”“裕生祥”“广福源”等5家为主要进口商,如今有些商家已不再进口六堡茶。目前,“广汇丰”仍是梧州中茶公司的六堡茶主要进口代理商。


“货品从中国海运到巴生港时长取决于多种因素”

讲述人:亨利(27岁,马来西亚TMI船运公司职员,现居吉隆坡)


我从事这行六七年了,据我了解,运抵巴生港的货物中,确实有来自中国的茶叶,不过,在总运输量中所占比例不会很大。以前,从香港运货来巴生港的货船都是通舱的散装货船,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陆续换成集装箱货船。


中国茶叶等货品通过海运运抵马来西亚的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


首先,要看出发的港口,如果从上海、宁波等地的港口出发,大概需要10天;如果从深圳、广州等地的港口出发,大概需要7天。其次,要看运输船舶的规模与科技含量,不同吨位的船舶,运输效率各有不同,往往吨位越大的货船到达的时间越快。此外,以前还要看船务公司的规模。我听行内的前辈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货品通过海运运抵马来西亚所需时间很长。有的船务公司规模较大,货船的运输量较多,就能够直接从香港满载发船到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即便一切顺利,船期单程也需要9天左右;如果船务公司规模较小,每次货船在发船的时候装载量不足,就可能要在新加坡等地中转装货,所需的时间就更长了。


巴生港是现代化国际港口,如今经常会有中国的船舶停泊卸货。相对而言,每年的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是巴生港船运的淡季,年底的时候,该港船务就比较繁忙。


所有货品从中国运抵巴生港后,港口管理公司会立即卸货,然后让货主将货物拉走或存放在港口仓库。即使是将货物存放在仓库,货主也必须在五天内完成提货,否则,港口管理公司会加收相应仓库存放费用。


“六堡茶曾被当作战备品”

讲述人:林平祥(63岁,马来西亚茶文化研究者,现居吉隆坡)


我父亲是广东梅州的客家人,他年轻时到马来西亚谋生,我是第二代马来西亚华人。


我从小就喝茶,成年后以茶文化研究和茶艺推广作为我的爱好和事业。我认为,先辈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不能丢弃。在我品饮和研究的茶叶品种中就有六堡茶,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六堡茶推介给更多爱茶之人。


因为六堡茶有御寒祛湿的功效,所以它备受马来西亚锡矿工人和“广府人”家庭的欢迎。以前,六堡茶在马来西亚使用很广泛,马来西亚大量进口六堡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军即将打到马来西亚时,英国殖民政府呼吁马来西亚的民众提前存储六堡茶,以作战备品。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锡矿业的衰落,马来西亚从中国进口的六堡茶数量大幅下降。不过,马来西亚因此遗留下了很多陈年六堡茶。据我估计,如今在马来西亚,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六堡茶存量有几百箩。


茶楼是六堡茶消费的一个主要群体,马来西亚的茶楼餐馆以前均使用六堡茶,当时很多茶楼提供的茶品都是六堡茶和香茶。以前的六堡茶都是箩装的,一些茶楼购进整箩的六堡茶后,会让工人将六堡茶凿碎、蒸软,做成散茶,然后晾干备用,不少茶楼都是在蒸过包点之后,就着热气顺带蒸茶。


马来西亚华人比较喜欢喝陈茶,茶楼提供的六堡茶一般是陈化了十多年的茶。由于很多茶楼购进的六堡茶陈化年份不长,而以前马来西亚这里的租金不算太高,因此,茶楼往往会设仓库,边贮存边陈化新购进的六堡茶。六堡茶收藏风潮兴起后,倒闭的茶楼与锡矿场都成为不少藏家寻茶的好去处。2000年后,由于六堡茶价格上升,且箩装六堡茶需要陈化,使用时又要加工,费时费力,很多茶楼餐馆就改用熟普洱茶。六堡茶在茶楼餐馆的使用量因此下降。


以前,六堡茶从中国运输到马来西亚是走海路的,运茶船先经过香港,到新加坡或者马来西亚的槟城上岸。因为新加坡和槟城这两个港口是自由港,入口货品不需要纳税,所以当初很多大商号都设在槟城。

林平祥向记者介绍茶艺知识。


据我了解,马来西亚销售的六堡茶一般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经由香港制作后运输过来的,俗称“港仓”六堡茶,另一种是直接在梧州制作后运输过来的六堡茶。总体而言,马来西亚华人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六堡茶都可以接受。目前,这两种类型的陈年六堡茶我均有收藏。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梧州制作的六堡茶,因为这种茶口感更加鲜活、变化更加丰富。比如,20世纪50年代制作的六堡茶口感比较传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制作的六堡茶又是另一种口味,20世纪80年代制作的六堡茶口感上感觉渥堆时间较久,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品的六堡茶,渥堆味又没有那么重了。


在马来西亚,以前能喝到的六堡茶,更多的是“港仓”口味,因为那时候香港是中国茶叶对外出口的一个窗口,很多销到马来西亚的六堡茶都是由香港制作的。马来西亚很多茶行茶庄都进口经销“港仓”六堡茶,“宝兰”“梁瑞生”“四金钱”等都很有名。此外,马来西亚的陈春兰茶庄从香港的鸿发茶庄进口六堡茶原料,“天利行”则代理经销新加坡“安发行”的“港仓”六堡茶。因此,很多老一辈的马来西亚六堡茶消费者可能会更习惯“港仓”六堡茶。


不过,“广汇丰”“联隆泰”等大型传统茶行有从中国内地进口茶叶的进口权,可以去广交会进口梧州的六堡茶,所以马来西亚这里还是有很多梧州制作的六堡茶。据我向梧州中茶公司方面了解,以前梧州每年出产的六堡茶中,至少有一成卖到了马来西亚。受马来西亚锡矿衰落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期后,梧州出口到马来西亚的六堡茶数量大幅减少,不过,近年来又有了上升的趋势。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前马来西亚的茶庄如果只做茶叶生意很难谋生,所以不少茶庄同时兼营几种生意。例如,陈春兰茶庄在马来西亚除了卖茶,还代理销售纸张;联隆泰公司除了卖茶,也卖水草;梁瑞生茶烟庄除了卖茶,也做烟叶生意等。


在我所收藏的六堡茶里,我最珍视的是一款陈年六堡茶。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在一家茶庄收购到的,这款茶原有十多箩,我知道消息时卖剩最后一箩,后来我与朋友合购了这箩茶。我初步判断,这箩茶是抗日战争爆发前或20世纪50年代初期制作的,使用的原料是特级六堡茶或上等原度六堡茶,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普天共庆”。


以前,我们找到好茶,都喜欢呼朋唤友,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品饮心得。现在的藏家则喜欢把好茶藏起来,独自享用。茶叶收藏氛围不同,或许这也是一种变化。


“以前六堡茶是每家茶楼的主供茶品” 

讲述人:何长耀(76岁,商人,资深茶客,现居吉隆坡)


马来西亚的华人很多,吉隆坡的华人主要来自两广与福建地区,其中“广府人”比较注重饮食文化。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广府人”都喜欢去广式茶楼“叹”茶,因此,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吉隆坡的华人聚居区有不少茶行和广式茶楼、点心铺。这些茶楼大多集中在茨厂街、苏丹街、谐街这三个街区,其中比较出名的茶楼有“成记”“玉壶轩”“品泉”“适苑”“别有靝”“锦麟泰”“双英斋”等,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丹街的“半山芭”和中华游乐园的“墨以”也非常出名。我阿爸从广东顺德来到马来西亚经商,后来定居吉隆坡。因为家里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所以我从十来岁开始就跟阿爸去茶楼喝茶,当时的“成记”“玉壶轩”“双英斋”等我都去过。


以前,马来西亚总体消费力较低,茶楼大多靠薄利多销吸引顾客。我十来岁跟阿爸上茶楼时,一份福建面才8角钱(当时的马来亚元)。当时,茶楼的茶水是免费供应的,即使顾客只吃一碟粉面,也能免费饮用茶水。为了省钱,加之茶楼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广府人”,因此价格便宜且深受“广府人”喜欢的六堡茶,就成了每家茶楼的主供茶品。即便茶楼有多个茶品可供选择,但顾客大多还是会选六堡茶。当时,茨厂街、苏丹街、谐街这三个街区里除了一些茶庄茶行有六堡茶卖以外,很多潮州人开的海味铺和杂货铺也有茶叶卖。茶楼酒楼有时候在这些店铺订购干货、海味和日杂用品,会连同六堡茶一起订购。

何长耀(左二)向记者忆述其所知道的茶楼使用六堡茶的情况。


马来西亚独立后,吉隆坡成为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逐渐发展,人口不断增加,茶楼酒楼也更加兴旺,陆续出现了一些配备空调的高档酒家,我们当地人称之为“冷气酒家”,如“美伦”“大同”等,此外还出现了马来西亚首家五星级酒店。在这个时期,吉隆坡的茶楼酒楼的消费群体明显增加,茶楼酒楼提供的茶品也呈现多样化,一些茶楼酒楼开始收取茶位费,尤其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当地物价上涨,茶位费也逐步上调。但是,无论是高档酒楼,还是传统茶楼,唱主角的茶品依然是六堡茶。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吉隆坡的餐饮业又有新的发展,新式酒楼、饭店大量涌现,一些酒楼的茶位收费标准由以往单纯按人头收费,转变为按茶叶数量及品质收费,每小包茶叶收费3.5元(马来西亚林吉特,下同)。不过在这个时期,六堡茶仍是备受“广府人”喜爱的茶品。


此外,吉隆坡当时还出现了一些快餐档,部分快餐档也提供六堡茶。1992年前后,我开了一间美食中心,里面既有经营面食、米饭等中餐的摊档,也有经营西餐的摊档,其中,中餐摊档提供六堡茶,茶位费按照人头计收,每位1角到2角。当时的六堡茶不贵,我记得每斤才卖15元。

随着普洱茶在马来西亚知名度大幅提升,加上六堡茶价格不断上涨,到了2010年左右,普洱熟茶使用量逐步超过六堡茶,成为马来西亚的餐馆酒楼使用的主要茶品。但是,吉隆坡这里很多“广府人”还是喜欢喝六堡茶。如今在茶楼自带茶叶的茶客越来越多,一来是茶楼的茶位费贵,假如我们去10个人,不带茶叶需要20元,而自备茶叶仅需付2元的开水费;二来我们喜欢喝陈年六堡茶,但茶楼提供的茶叶陈化年份不够。


以前,吉隆坡很多普通家庭也喝六堡茶,尤其是做“三行”的工人,“三行”主要是指木工、泥水工和扎铁工,这些行业都是做体力活的,工人要喝很多茶水,六堡茶便宜,茶性又温和,最适合他们。尤其是泥水工,当中有很多是“三水妹”(来自中国广东三水的女子),她们上工前都要用一个暖水壶泡好一壶六堡茶带去喝。


“20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每年进口六堡茶500多吨” 

讲述人:许金龙(70岁,马来西亚茶叶商会永久名誉会长、建源茶行有限公司负责人,现居吉隆坡)


以前,我父亲许远生在吉隆坡经营一家杂货店。我父亲有很多朋友,因大家都想有个地方喝茶聊天,进行日常消遣活动,于是他组织了大约20个股东,于1945年成立了建源茶庄(后改名为建源茶行)。那时候,整个茶庄的规模不大。我父亲是中国福建安溪人,当时茶行以经销福建茶为主。由于北马(马来亚北部)有很多锡矿,那里矿场的工人很喜欢喝六堡茶,因此,建源茶行在创办之初也经销六堡茶,只是数量不多。


1946年,为了便于向其他同行销售进口的茶叶,建源茶行成立了联隆泰进出口有限公司,专营茶叶等货物进口,当时我们经销的六堡茶都从中国进口。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们直接向中茶公司进货。当时的六堡茶是一种平民茶,价格低廉,很多包店、小餐馆、点心铺都喜欢入货。

许金龙(左)向记者展示其收藏的陈年六堡茶。


1968年,我接手茶行生意,当时茶行的六堡茶销量已经相当不错。那时候,从中国进口的六堡茶以大竹箩装为主,分成五个等级。20世纪60年代,我们已经和中国内地的供货商建立了供茶渠道,一般是发电报向中国内地的出口公司订货。那时候订货很麻烦,去电报局发电报,经常要翻电报代码本按照内容查代码,查到了才能发出去,发过去以后又要等很长时间,电报局才会接到回电转交给我们。有时候我们通过信件往来洽谈生意,洽谈的时间就更长了,往往一个月才能谈成一单生意。不过,正因为通信麻烦,当时洽谈生意是直截了当的,双方报价和报定量以后,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当时,我们茶行是岩溪茶行公司的股东成员,主要通过岩溪茶行向中国内地订购乌龙茶。我接手茶行的时候,我们茶行在中国内地的六堡茶供应商一直是梧州土畜产公司。当时,梧州土畜产公司寄茶叶样板给我们看,我们选好了就发电报或写信下订单。我还记得,当时那些六堡茶里面有很多“金花”,现在的茶客会将它当作宝贝,但在那个时候,很多客户都向我们投诉,认为是发霉了。那时的六堡茶确实很便宜,一级茶每公斤才8元(马来西亚林吉特,下同),每个等级之间每公斤的差价只有一两毛钱。说到价格,还有一个故事:20世纪70年代,我们在梧州订了一批六堡茶。我们收到首批货以后,对方就没再发货过来,于是我们打电话询问,梧州方面答复称当初签的出口合同价格太低,按这个价格没法供货。经过洽商,我们补了差价,才拿到剩余的货。


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经销的六堡茶除了从中国内地进口外,还从香港进口,因为当时我们从中国内地进口茶叶要交30%至35%的税,而香港是自由贸易港,从那里进口茶叶不用交税。不仅如此,香港生产的六堡茶很受马来西亚的消费者欢迎,同一等级的货,港产六堡茶售价有时比从中国内地生产的高一倍。

当年马来西亚本地也生产六堡茶,但很多是“翻渣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源茶行进口经销不少香港六堡茶,有“孖瑞”“四瑞”“四金钱”“宝兰”等。那时候,香港的茶庄在马来西亚有专门的代理商,比如“陈春兰”“梁瑞生”等茶庄,这些代理商在怡保有分支机构,他们会派人过来向我们推销六堡茶。我们如果有需要,给他们打个电话,茶叶很快就能运到,而且可以货到了再结账。那些茶庄销售的六堡茶包装很简单,也是用大竹箩压装的,外面包一个白色塑料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中国内地出口的六堡茶货源充足,我们茶庄销售的六堡茶便以中国内地进口的为主。那时候,中国内地的茶叶出口公司专门派人到马来西亚推销茶叶。熊燕萍经理(时任广西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就来了很多次,她每次都带着茶样和合约过来,我们双方谈妥了就马上签约下订单。


当时,我们公司和中国内地做茶叶进口生意,开始时要出具银行信用证,后来改为通过银行做“期货抵押”,即我们和中国内地的茶叶出口商签了订单以后,茶叶出口商把出口单据抵押在银行,等货到了,我们就付款把单据赎回来。如果不把单据赎回来,我们就无法验收提货。银行收到我们的账款后,直接汇给茶叶出口商。这样的操作方式,保障了合同履行的安全。


以前,要想进口销售中国内地的六堡茶,需要达到一定的销售指标才能得到进口代理权。当时,马来西亚的“广汇丰”“联隆泰”“南隆”“裕生祥”“广福源”等5家公司都是中国内地出口的六堡茶的代理商。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大家对于整个马来西亚六堡茶市场的控制都有默契。

20世纪70年代,我们茶行每次签订的六堡茶供货量都有几十吨,签约以后,梧州方面就分批发货过来,每次发货都是大约100箩。这些六堡茶都是用大竹箩压实,外面再包一个麻袋。这些茶叶在香港上船,当时运茶过来的都是散货船,到了新加坡就要卸货中转,遇上合适的“二轮船”船期,就能直接运到巴生港。如果碰不上合适的中转船期,还要在新加坡等上一两周。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缩短运输时间,我们经常从新加坡用货车把六堡茶运回吉隆坡,这样只要一天就行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内地到马来西亚的船全部换成集装箱货船,而且越来越多的船直接到达巴生港卸货,到货速度快了很多。现在,我们与梧州做生意,从下订单到收货,往往一两周就完成了。


我们茶行的六堡茶销量一直保持平稳,并呈缓慢增长态势。现在,我们每年都要进口销售六七十吨六堡茶,而且大部分是散装茶。马来西亚的六堡茶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除了茶楼、酒楼,我们有不少六堡茶卖给了咖啡馆、西茶店,他们也在店里推销六堡茶。


此外,据我所知,在东南亚,马来西亚的华人使用六堡茶较为普遍。20世纪60年代,马来西亚六堡茶年进口量达350吨,到了20世纪80年代,六堡茶年进口量达500多吨。


“加大的六堡茶需求量造就了很多经销商乃至茶行” 

讲述人:刘俊光(60岁,马来西亚茶叶商会署理会长、广汇丰茶行有限公司董事,现居吉隆坡)


广汇丰茶行是我太公(曾祖父)刘大志在吉隆坡创办的。1928年创店以来,除了经营菜籽、茶叶、烟叶、洋参、药材、侨批等生意外,也兼营禽畜蛋鸡农场、锡矿场等业务。早期我们除了专注经销进口中国茶叶,也包销本地茶园的茶叶,生产和制作自家品牌“青山茶”。


19世纪中期,马来西亚锡矿业蓬勃发展,大批华工南来劳作。六堡茶素有解暑、清热、解毒等保健功效,那个时代的矿场一般会备上白开水和六堡茶提供给工人。矿场上华工们拿个铝制茶壶灌满六堡茶以后才开始工作的情景随处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梧州六堡茶出口到南洋的数量甚至达到300吨以上,可以说,这样的六堡茶需求量造就了很多茶行和进口经销商。

记者在采访刘俊光(左)。


广汇丰茶行自创业开始就经营六堡茶。1950年到1960年,马中尚未建交,从香港的茶庄进口六堡茶是我们茶行的其中一个门路,而买办中国六堡茶只能通过去广州参加一年两度的广交会。1962年以前,广西的茶叶公司还没有取得直接出口权,梧州的六堡茶需要交由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代理出口,我们都是和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签署订货合同。1962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广西茶叶分公司梧州支公司成立以后,梧州的六堡茶可凭出口证自行出口发货到马来西亚给“广汇丰”了。


以前,“广汇丰”进口的梧州六堡茶经香港通过海运发到新加坡,然后由陆海两路运到吉隆坡。随着时间推移,运茶的散货船逐渐提升为集装箱货船,加上巴生港发展起来,中马物流更加方便了。回顾以往从中国内地进口茶叶,从下单、发货、运输、报关到收货,往往需要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相比之下,从香港进货则船期可以安排得更快。如今,从广州港到巴生港的货船已经实现直航,我们从下单到收货,一般只要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完成流程。


“六堡茶在茶叶拍卖会上吸引藏家目光”

讲述人:林倾强 (38岁,马来西亚茶商,现居吉隆坡)


从1997年开始,我收藏和销售陈年六堡茶。为了在马来西亚寻到好茶,我了解了不少关于六堡茶的收藏和品鉴知识。通常情况下,我知道哪个店铺贮存有陈年六堡茶,会要求对方先提供一点茶样品饮。我品尝过后认为口感可以,就会要求对方带我到货仓进一步了解存贮的数量与环境。2009年,我在槟城一家日杂店发现了一款梧州中茶公司(即广西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于2000年生产的六堡茶,这些茶都是大箩筐装的,外面还套有白色袋,每箩重50公斤左右,共有20箩。老板当时要价不高,算起来每公斤才20多元。我当即把这批六堡茶买了下来。后来,我将这些茶卖给了吉隆坡的六堡茶藏家,赚了一笔钱。


我收藏六堡茶,重“精”不重“量”,我收藏的六堡茶中,以梧州产的六堡茶居多,其中梧州茶厂、梧州中茶公司等大茶厂生产的六堡茶我会重点关注。中国香港等其他地方生产的六堡茶,我也收藏了一些,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于20世纪80年代的“四瑞”牌六堡茶。不过,总体来说,我不太喜欢香港产的湿仓发酵茶。

近年来,马来西亚举办了多次茶叶拍卖会,两三年前,六堡茶也出现在茶叶拍卖会上,吸引了不少藏家的目光,中国内地也有人来参加拍卖。我记得,拍卖会上曾经推出过一款产于20世纪60年代、总重量为50公斤的陈年六堡茶,当时行家预估这款拍卖品可拍出40万元(马来西亚林吉特,下同)至60万元的价格。后来由于佣金问题,拍卖没有成功。据一些行内人士透露,这款拍卖品最终私下成交了。


这些年,中国人的购买力惊人,向我买陈年六堡茶的顾客中,绝大部分是中国内地的消费者,因此,我时常回中国内地,把陈年六堡茶卖给他们。


如今,梧州生产的六堡茶品质越来越好。因为看好六堡茶在马来西亚的销售前景,今年,我已成为梧州一家茶企在马来西亚的总代理商。


“吉隆坡的广府人喜欢喝六堡茶” 

讲述人:张进行(48岁,慧雨行茶空间负责人,现居吉隆坡)


我是吉隆坡土生土长的华人。一直以来,吉隆坡的华人尤其是“广府人”,都喜欢喝六堡茶,以前吉隆坡许多传统的餐馆和茶楼都使用六堡茶。我们家族是在吉隆坡开餐馆的,经营的餐馆叫做“天天来饭店”,这个餐馆如今还在经营,六堡茶也是“天天来”使用的一种茶品。


“天天来”开业至今至少有50年。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阿爸经营的“天天来”规模还比较小,当时是个以销售包子、糕点为主的饭档,店里用的茶叶主要是六堡茶。以前店里售卖的包子、糕点都是我们自己在家里做好了拿出来卖的,而茶叶则放在店里,免费提供给客人冲泡。当时,吉隆坡里的餐馆和茶楼都是使用盖碗喝茶,每个客人来到,我们都会用一个盖碗装8克左右的茶叶给他,然后再配一铝壶的开水和一个茶盅,让客人自己冲泡六堡茶。那个时候,到店里来的客人都是要几块糕点或包子,就着一壶六堡茶,慢慢品尝,往往一坐就是一个上午。


那时候的六堡茶都是用大竹箩装的,每箩重约50公斤,为了把整箩的六堡茶拆散,我阿爸要用斧头、铁钎把压得很实的六堡茶打散拆碎。当时的六堡茶很便宜,20世纪60年代,一箩六堡茶才卖70元(马来西亚林吉特,下同)。虽然是免费供应,但当时我阿爸还是舍得使用比较高等级的六堡茶,一级茶都经常使用。

张进行(右二)向记者介绍其家族所开的餐馆的用茶情况。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天来”的规模慢慢做大,开始转型,不再单纯销售糕点包子,也做“小炒”、面食。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店里就不提供盖碗喝茶了,而是提前让店里的工人把整箩的六堡茶用斧头劈成大块,然后把整块的茶叶丢到一个大的开水缸里煮开,再用大杯和茶壶配给客人喝。这样煮出来的六堡茶,味道比现在用功夫茶具冲泡出来的更浓厚。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天天来”越做越大,终于变成了做“大炒”的饭店。这时,我们店里用茶的种类更广泛了,铁观音、乌龙等都使用,六堡茶的用量相反比以前少了,因为六堡茶的价格上涨了。如今,普通六堡茶的市价每公斤达到40元,在餐馆的用茶中已经成了高档茶。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店里使用的六堡茶大多数是香港制作的“六角四金钱”。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们店里主要使用“中茶”(指广西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的梧州六堡茶。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们店不再进箩装的六堡茶了,使用的六堡茶都是已经做成了一包一包的散茶,每包1公斤装。当时的散装六堡茶最常见的牌子是“四瑞”“宝兰”和“多特利”。“广汇丰”和“建源”茶行是吉隆坡大型的六堡茶进口经销“头盘商”,我们餐馆主要从建源茶行购买六堡茶,当时建源茶行有货车专门送货上门,我们要订购什么茶,他们都会很快送过来。以前在吉隆坡,餐馆茶楼都由固定的茶庄供应茶叶,因为那时候很多茶庄为了留住客源,在销售茶叶的时候都会配套送茶具给餐馆饭店使用,茶具上面印有茶庄名称,这样茶庄和餐馆就双赢了。


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们餐馆的用茶量不大,平均每星期订购一次茶叶,每次订购300元。在这300元的订购量里,六堡茶只占一部分。我记得,当时六堡茶每公斤售价是30元。从1995年开始,我们的餐馆也像其他餐馆酒楼一样,按壶收取茶位费,每壶茶水收费两三元。近年来,吉隆坡的餐馆和酒楼则按照人头数来收费,往往是2元一个茶位,如果自己带茶去的话就收1.5元一个茶位。

如今,六堡茶使用量在我们餐馆的用茶量中所占比例较少,而且,名称也大多叫“菊堡”,就是把菊花拼入六堡茶中冲泡,很多客人都喜欢这样喝六堡茶。


从2000年开始,我加入了陈年六堡茶收藏行列,当时,我主要是从其他藏家手中收购茶叶。2005年,我和几个朋友凑钱收购了一箩20世纪70年代的“四瑞”六堡茶,花了几万元。后来,我还收藏到了“叶顾霖”(吉隆坡茶企)20世纪80年代经销的特级六堡茶。不过,越到后来,陈年六堡茶的价格越来越高,存量也越来越少,如今已经很难买得到了。


最近几年,六堡茶尤其是陈年六堡茶在马来西亚的行情看涨,我也在吉隆坡开了店,销售自己收藏的六堡茶。经过探索,我发现市场空间非常大。


编辑:钟笑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藤县在库家庭农场2100多家
· 藤县坚持人才、技艺、市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 梧州半程马拉松比赛服务采购提前完成
· 赛事志愿服务筹备工作有序开展
· 残障人士积极参与2024梧州半程马拉松比赛
· 2024梧州半程马拉松参赛选手陆续领取参赛物资
· 蒙山县多措并举推动全民阅读
绿化美化公园景区
诵读古文传承国学经 ...
高新科技企业扩能升 ...
水位上涨
抢工期加快建设
今起梧州市强降雨逐 ...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