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美食频道 >>正文
     
一种新款的欧式面包,以其独特的形状、松软的口感、天然的用料,日渐赢得市民的青睐
一口“软欧包”,满嘴软软香香的幸福感
2018-01-03 17:25    西江都市报   记者 谢韵


迎着夕阳的余晖,倚在玻璃窗前的小凳上,品尝一杯咖啡一块面包,是许多人印象中对于欧洲人午后休闲时光的画面反映。近年来,在各式咖啡进军梧州市场后,一种新款面包——“软欧包”,以其独特的形状、松软的口感、天然的用料,渐渐在一些市民中赢得了口碑。市内不少咖啡店或蛋糕店,也将其当作主打新品吸引顾客。

制作成型的软欧包造型俏皮可爱,深受食客欢迎。

欧洲面包的改良品种

“口感松软的欧洲面包”,就是如今大家常说的“软欧包”。一般而言,欧式面包个头较大,分量较重,表皮金黄而硬脆,面包内部组织没有海绵似的感觉。如法式长面包,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此类面包对于中国人来说,口感偏干偏硬。不过,它高纤、低糖、低油、低脂的特点,对追求健康饮食的市民又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所以,‘软欧包’这种口感松软、用天然酵母发酵的改良‘欧洲面包’很有市场。如今,在上海、广州、南宁等一些城市,‘软欧包’的市场已经打开,在梧州,年轻一辈以及有小孩的家庭也比较喜欢。”乔与乔森咖啡店的负责人周女士说。

周女士告诉记者,“软欧包”和传统的欧洲面包相比较,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是低糖、低盐、低油,且油盐糖比例相差不大;不同点在于含水量有差异,“软欧包”的含水量更大、面粉更少,所以吃起来口感更松软,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内外兼修”的健康美食

对于许多人而言,一个好吃的面包三大要素须具备齐全:外观美、有香气、口感好。对此,周女士表示,“软欧包”由于面团的不同,其外形也各有差异。有些面团发酵后适合做成长条形,有些则适合做成比较规整的圆形。而“软欧包”的香气,更多是来自于面团中的麦香气息,这是“软欧包”的一大卖点。“在制作的过程中,‘软欧包’只使用天然酵母,没有添加其他的食用香精,所以这种面包的麦香气息比较浓郁。”

周小姐把巧克力豆与面团融合在一起。

制作软欧包对材料和配方比例要求极高,搅拌好的面粉需形成“手套膜”不破裂。西江都市报记者 杨扬 摄

另外,在口感上,为了让“软欧包”味道更丰富,周女士也尝试在面包里加入少量的芝士夹心。天然酵母菌发酵的软式欧包,混合着高纤、杂粮、坚果等材料表皮,内里却暗含美味的夹心。

健康又美味的“软欧包”,是不是也让你食指大动?

西江都市报记者谢韵 

■相关链接

“软欧包”的制作方法 

1.将面粉、可可粉以及少量糖、盐混合,加入冰水用搅拌机搅匀,因为用冰水搅拌,面团不容易发热,这样对后期的发酵、制作影响会减少。

2.搅拌数分钟后,再将适量的黄油、天然酵母加入到面团里。

3.继续搅拌面团,直至面团可以揉出一张完整的“手套膜”。

4.将面团放入烤箱发酵50分钟,直至面团变大一倍体积。

5.将面团细分为六份,继续发酵50分钟。

6.将每一份小面团包入芝士馅,揉成长条形,然后做造型,放入烤箱,用180度的温度烘烤20分钟。

面团发酵

      等分为六份

为食记

“为食”精神岂可随便妥协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孔夫子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不为他循循教导我们要勤学好问,只为老人家居然也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金句。有了这一句,一个呆板木讷到不食人间烟火的书本人物刹那间鲜活了起来,世俗得就像我家隔壁那个老头。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的确如此。别人的事情不清楚,但起码我自己就一定是个“为食鬼”,遇到新奇的食物总要想方设法去尝一下,吃到对口的东西总是念念不忘,铭记于心。不过,这种“为食”的基因,可能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因为据说中国人真正完全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是最近三十年的事情,但与过去三千年饿肚子的经验相比,这段美好的日子还是太短暂。也难怪一帮“为食”的祖先们前赴后继,发挥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各种食物原料做精做细,利用到了极致。

正因如此,我想身边的和我一样“为食”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反正以我自己的阅历来看,在几十年间,见过了太多的店铺开张与倒闭,也见过了太多的行业兴旺与衰亡,但饮食这个领域却从未有过低潮,餐饮的店铺也未曾见过减少。所见的,只是一种饮食潮流向另一种饮食潮流转换的变频,以及一个餐饮老板与另一个餐饮老板易手的接棒。有时候不禁长叹,无论新开张的店面门前的鞭炮残迹有多厚,也无非只是招牌上的“××猪肚鸡煲”换成了“××牛香”而已。

再细化到梧州本土,“为食”也绝对不是一件令人难以启齿的事情。我记得在2000年以前,很多梧州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梧州人口中,“食咗未(吃了没有)”仍然是日常问候用语,由此可见饮食在梧州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至于很多固执的“老梧州”,每日宁可山长水远地开电动车、骑单车,甚至坐公交车横穿整个城市,只为趁早赶晚去喝一碗豆浆,吃一碗粉。正是这种不随便、不妥协的“为食精神”,锻造了梧州人深厚的饮食文化。

其实讲到饮食,一言而蔽之,无非就是粥粉面饭、羹汤菜式,再加上点心小食,十二个字即可概括,实在简单至极。但要把这些东西掰开来揉碎了讲清楚,却又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所以,“为食”虽累,但饮食文化却是篇值得一做的大文章。

絮絮叨叨了很多,就作为这个栏目的开篇语吧。 (杨麦)

编辑: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梧硕公路建设用地获批
· 藤县召开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 “广西三月三·法治在长洲”民族法治宣传活动启动
· 梧州市城市管理系统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万秀区组织开展防溺水相关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 梧州市高三学子全力以赴备考
· 梧州六堡茶斗茶大赛第四场预选赛4月20日举行
老旧小区改造初展容 ...
梧州市欢庆广西三月 ...
粤桂青少年在梧参加 ...
持续推广志愿服务
民族一家亲歌舞迎佳 ...
春日美景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