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专题报道 >>正文
“2018年发现梧州年味”优秀故事(19篇)

2018-05-21 11:11       

抢花炮

除夕的钟声刚刚响过,一切都还沉浸在过年的欢乐和悠闲中。田埂里,鸡群在悠闲地觅食;屋前,看家的狗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楼顶,捧着饭碗的村民居高临下地看着热闹……

小山村迎来了一年中最具年味的日子,一年一度的抢花炮活动将在午后两点举行。

抢花炮是本县民间一项隆重的祈福活动。在这个小山村,每年正月初四抢花炮的习俗已经延续了好几代,据说特别灵验,抢到花炮的人幸运降临、心想事成、如有神助,因而吸引着两广各地大量的香客和看客。这不,才上午十点,人们已经潮水般涌向小山村,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背着小儿的年轻妈妈,拉着孙子的老大爷老大娘,呼朋唤友打打闹闹、欢声尖叫的少男少女,三五成群嗑着瓜子、边走边聊的中年妇女,夹着烟头、迈着悠闲而沉实步伐的汉子……车子早就开不进去了,窄窄的村道塞满了各种型号的小汽车、方拖、摩托车。人们一边随人流往前走,一边观察、选择有利的观战地点,所以不时有人脱离大部队,折出一边,爬上高处的坡地,加入在竹根、树根、芭蕉根的人群中,觅一个落脚的地儿。

我们在人流和车流中艰难地穿插,终于到了抢花炮的地点。一大片空阔的稻田已经被划定了警戒线,稻田周围的山坡、田基、公路已是人山人海。卖水果的、卖酸菜的、卖饼干糖果话梅方便面的、卖棉花糖的、卖气球的……摆个箩头、铺张塑料薄膜在地面,全都生意兴隆。稻田上方的社庙前鞭炮声不断,硝烟在初春灿烂的阳光中飘扬,舞狮舞龙的锣鼓声铿锵有力,穿透了层层群山,把热闹和欢乐毫无保留地向山外传递……

下午一点半,抢花炮活动进入紧张的倒计时,两个工作人员把火药装进一个矿泉水瓶般高大的铁筒里,舂实火药,立在田基头,上面盖一张白纸(以免火药冲脏了花炮),白纸上面再放花炮(条状,用红布包裹着),准备抢炮的选手赤着脚,打扮轻便,一圈一圈,层层密密地围着花炮。高音喇叭重复播放着抢炮的规则及注意事项。四队狮子在社前欢聚、嬉戏,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的情绪激动起来了,连卖东西的都停住了手,伸长脖子看。

一声尖利的哨声划破了喧嚣,喇叭高声喊话,把围在一起的选手疏散到安全的范围。14:00正,随着一声令下:“点炮!”工作人员把火药点燃,“呼!”一阵硝烟升上半空,烟雾中夹着一点红,飞速升空,又飞速落下,围观的人惊呼:“在那边!在那边!”便见抢炮的选手一窝蜂涌向稻田一角,片刻,一个赤膊的小伙子拼命往前冲去,按规定,他只要跑出划定的区域就算赢了,其余的人哪肯甘心?一大群人紧随其后,一边追一边抢他手中的花炮,观众不断地呐喊助威,眨眼之间,花炮已易主,到了一个红衣汉子手中,观众一阵欢呼,但汉子没跑几步,已被其他选手层层围住,厚厚的人墙犹如铜墙铁壁,一双双瞪红了的眼紧盯着他手中的花炮,虎视眈眈之下,汉子没有胆怯,瞅准一个薄弱的环节,一个假动作把人群引向一边,说时迟那时快,汉子箭一般从空隙中突围,但终究身体不够灵活,不知道被什么一绊,汉子一下摔倒在水田里,“呀!”观众惊呼起来。只见选手们如饿狼扑虎,一个个奋不顾身扑上去,就在所有的人都伸长脖子,看那搂成一团的人球在田里滚来滚去的时候,一个年轻的黑衣小伙子突然举着花炮趔趄着往前奔,有的人还刚刚从田里湿漉漉地爬起来,他已经冲出了警戒线,高音喇叭立即宣布他夺得了花炮。

紧接着,第二炮又开始抢了。高音喇叭一声令下:“点炮!”选手们重新抖擞精神,投入了新一轮的争夺战。

两炮之后,喇叭宣布今年的抢花炮活动结束。人们都意犹未尽,我也惊愕不已,问工作人员:“您刚才不是说今年有四炮的吗?怎么才抢两炮?”工作人员解释,有两炮已经通过抽签确定得主了。原来,为了照顾有些实在非常需要,但又没有体力、没有能力抢的家庭,村里的花炮委员会便通过抽签的形式把花炮给这些家庭供奉。另外,有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只要有诚心,也可以向花炮委会申请抽签,通过抽签的形式得到花炮。“我们村花炮的灵气是我们的祖祖辈辈做善心人、好心人集来的,我们花炮委会也希望这些灵气可以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惠及更多远方的朋友。”

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小山村的花炮如此闻名,因为他们是本着扶助弱小、博爱天下的思想来举办这项活动的。小小的花炮,是一种祝福,一种美好的心愿,一种与天下人同舟共济同欢乐的气度和胸襟!我觉得,这才是最浓郁的年味!

浓浓的年味

从小我就十分喜欢过年。喜欢喜气洋洋的春联,喜欢美味可口的年夜饭,喜欢五彩缤纷的烟花和噼呖作响的鞭炮,更多的期盼是和亲人欢欢喜喜聚在一起的美好时刻。

一眨眼又是一年,一大早,我便被这鞭炮声吵醒,今天可是个大日子——除夕,一年中最后的一天,这一天,人们要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举行各种活动庆祝。爸爸兴高采烈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我和妈妈撕下那已经退了色的旧对联,撕下陈旧的守门神,一摸都是一层灰尘。“咝”一声,我已经把它们撕了。接着我小心翼翼拿出一副新的春联,用手抹上了香糊,再由妈妈粘上去,弟弟却在那大喊:“偏了,偏了!往左一点,上!上一点!”我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听他那急不可待的语气,好像贴春联的人是他一样,从他的话语中,我的心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不一会,我们贴好了春联,红红的对联,把四处映得红彤彤的。

还没到中午,我们家的大厨“爸爸”做了一大桌子的美味,瞧,盐焗鸡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气,翠绿的葱点缀着一道美味的清蒸鱼,红萝卜丝炒肉片、、、、、、一桌子的美味让我垂涎欲滴,情不自禁地想尝了这道菜又吃了那道菜。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聊着今年的收获,聊着美味的饭菜,聊着新年的希望。一家人其乐融融,欢乐幸福,笑声不时从窗口传了出去。

夜深了,妈妈在做汤圆,我可喜欢吃了!我想去做两个却被妈妈制止了,叫我去看看春晚。突然外面一声巨响,有人放鞭炮,天空中开出了许多美丽的花朵,我朝屋里喊:“快来看,好大好漂亮的烟花!”弟弟、妹妹们听到后,争先恐后地跑出来。爆竹声断断续续地想起,噼里啪啦;烟花也不甘示弱,“嗖”飞上太空,再“嘭”一声开出美丽的花。挂钟“嘀嘀嘀”走到十二点,新年到了!五彩缤纷的烟花开满了整个夜空,黄色的像一朵傲霜的菊花,红色的像一朵热烈的玫瑰,粉红的像一枝可爱的月季花、、、、、、地上铺满了爆竹的红纸,真像一张欢歌笑语的地毯,迎接来了2018年,我们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声音不断回荡,进到了人们欢悦的心田。爆竹还在响,烟花还在怒放着,它们也在默默地祝福我们:新年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天也就快亮了。传统的上门拜年,则变成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贺卡拜年,电子邮件拜年,qq留言拜年。我兴奋地打电话,发短信给亲戚朋友,送去问候、祝福。

春节出门探亲访友也是我们传统的习俗。大街小巷里铺天盖地的送礼佳品、年货广告,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年节商品,张灯结彩的高大建筑,年味盎然,红红火火,一排派盛世景象。其实,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一家人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就是甭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新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身边的年味那么浓,身边的亲情更加浓!


藏在记忆里的年味


今年和往年一样,大街小巷、角角落落都已盛装打扮,空气中开始若有若无地飘起年的味道,穿梭在菜市场当中,各种各样的年货随处可见,街上的人们的脸上都是笑逐颜开,这不禁让我回想起那藏在记忆深处的年味。

在记忆里,关于年味的回忆总是美好的,不管是那如期而至的年夜饭,还是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那时虽然没有时髦的电脑,没有高额的压岁钱,穿新衣便是我最期待的事情,不管衣服的款式和品牌,只要是新的,都会雀跃不已,觉得这是过年最好的象征,是一年里最好的衣服。

民以食为天,记忆中的年味自然也离不开美食。年前盼望,年后守望,对家家户户在年里飘来的菜香味,我的嘴总会馋得吧唧吧唧的流口水。那时候过年,母亲总会推陈出新,变戏法似的拿出几样小菜,枸杞蛋花汤,酸辣凉拌菜,煎豆腐酿,梅菜芋头扣肉,总能把素菜整得清清爽爽,荤菜做得有模有样,很多平时吃不到的东西,都能敞开肚皮大快朵颐。随着袅袅炊烟升起,八仙桌已摆上热腾腾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着、笑着、喝着、吃着,尽情享受着美食,体会着浓浓亲情的温暖。

要说最开心的,莫过于放鞭炮。虽然是女生,什么鱼雷,闪光雷……都是只敢远观,不敢近玩焉!但小时候过年在村里,跟着堂哥堂弟到处“野”,白天放“火柴炮”,像划火柴一样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最过瘾的是一大串长长的呲花,男孩子们把几百响的鞭炮拆散,一个个的放,或者插在沙土里排成圈圈放……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晚上就放烟花,我们拿着那种长长的烟花棒在手里摇曳,绚丽的火花在眼前飞舞,大人们则点着像火箭一样的冲天炮,“唰”的一声直冲云霄,正如“天花无数月中开,五彩祥云绕绛台;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旋作雨声来”,一瞬间上空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烟花,整个村子都被欢声笑语笼罩着。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那藏于心灵深处的纯真味道,纵然在那段物质单一的岁月里,却永远赐予着一股别有风味的甜蜜,令人一辈子难以忘怀,但愿年味永远飘香,成为大家心中美好的记忆,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

年味印象之梧州花市

梧州,由于邻近广州,所以在部分本地的传统习俗上也融入了粤式味道,其中就有迎春花市(或称花街)。迎春花市的设立,在提醒人们春节将至,是时候为除旧迎新做准备了,例如置办年货、大扫除等,同时也通过摆卖年花、盆景等营造过年的欢乐气氛。


想当初还在求学阶段时,每到放寒假,最让我期待的就是逛迎春花市了。当时,河东片区最为繁华,在还没建成河东防洪堤的时候,每年的花市基本上就是集中在西堤二路临江一带,就是现在的丽港商业步行街一带。平时这里只是散步的群众比较多,但每逢春节前,这里便会热闹起来,因为地势平坦,靠近江边,又在繁华地带,所以本地的花农或是一些从临近乡镇、县过来的花农都会聚集在此,逐渐形成了花市,也变成了一道富有年味的风景线。


花市的“花”,可分为三大类:鲜花、盆花和盆景。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花,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的。有代表“桃花运”的桃花,寄寓“大吉大利”的金橘,应季的“水中美人”水仙花,有些花的名字更是直白:金玉满堂、黄金万两、步步高升,也不知是谁给起的,仿佛来年的红火日子都藏在这花里了。当年,还住在河东片区的时候,因为家住的离花市近,写完寒假作业后,我总爱缠着家人要去逛花市。倘佯花市,沾染的是花香的气息和年味的芬芳,即使什么也不买,逛一逛也让我心情愉悦。春节期间逛花市,还有“行大运”的寓意,我更是乐此不疲的要去逛花市。


在花市里,买花的眼里看着花,嘴里说着花,手里举着花,肩上扛着花,小孩不够高的,坐到父亲的肩上,也要来体会体会花市、赏赏美景。逛花街的人流,仿佛变一道奇特的花流,在花市舞动、游走。


那时候要到花市摆摊,常常会叫上老友去帮忙,大家都很乐意。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跟着家人逛花市,遇到长辈的朋友摆摊,摆摊的阿姨见我乖巧,便说“小姑娘好乖巧,送几枝花给你吧”。收到鲜花的我在回家之后立刻摆弄起来,每天总要去看看、闻闻。现在想来,也是十分童真、有趣。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环境的变迁,梧州的迎春花市已经从记忆中的河东花市,发展到近几年的几个花市:丽港花市、旺城花市、新梦之岛花市等。迎春花市象征着吉祥如意、生活美满,是深受本地人民喜爱的传统文化习俗。工作后,在如今看来,迎春花市是精神文明与民俗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展现出一种欢乐和谐,喜庆丰年的祥和气氛。

团圆即年味——七公的笑与泪


1


“七公,这是给你的利是,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啊!”七公颤抖着手,接过我手中的利是,眼睛无神微眯着凑近我的脸,哽咽着,含糊不清又带着悲伤的表情,他说,“你是谁?是……是……呜呜呜,我记不起来了,现在记事情很困难,我想不起来你是谁了……”他好像有点自责,有点委屈,有点无可奈何,像是小时候我们明明下一夜了功夫背的九九乘法表,在老师面前背诵时却依然卡在了二三得六。


2


“七公,来,坐中间,看镜头啊,开心点!”这是我们家族第一次人这么齐,拍摄大家族全家福。小孩子在镜头里不停蹦跶欢笑;年轻女孩子点缀着最美的新年妆容,含蓄地笑着;大人或是怀抱小孩,或是搭着邻人的肩膀;七公,只有七公,还是瘪着嘴,目光无神,满眼都是难过,也许是哀伤年华已逝,老年迟暮。也许是全家团圆,感动至极。


3


“七公,你开开窗啊,我是糖果啊,你能听到我说话吗?我在球场放烟花呢,你开开窗呀!”糖果个子才刚长到到窗户下,她蹦跶雀跃着急速敲打七公的窗户,七公慢吞吞地拄着拐杖到窗前,他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糖果笑,咧开嘴笑,糖果不停地与七公对话,“七公七公,你看的见吗,我刚刚在那里放烟花,很好看哒,你怎么不出来呀?……”


4


“七公,来坐下,吃饭啦!这是鸡胸脯肉,已经切小了,慢慢吃啊!”每逢节日,堂叔、大伯们都会去邀七公来自家吃饭,今年除夕这个惯例终于被打破,因为大家族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吃一顿团圆年夜饭。高举杯子,红酒红,白酒透,橙汁浓;举杯的双手,有爬满皱纹的,有强壮有力的,有稚嫩白皙的,我们年龄不同,但流淌着相同祖辈的血液。家人团坐圆桌,谓之“团圆”。七公被家人包围在中间,开怀大笑。


年味,是大年初一青年人给老人、孩子派发利是,承担着家族敬老爱幼的责任;


年味,是全家族的一张全家福,定格着所有人的笑颜,凝聚着所有人的幸福。


年味,是长辈看着小辈闹腾,看着窗外烟火徇烂,沉默表达着宠爱。


年味,是在年夜饭的氤氲热气中,家人团坐圆桌,团圆过年。

感恩井水情意浓


每年回老家过年,有一件事肯定是要做的,那就是年初一到水井挑一担井水。这可与平时的挑水不一样,这是我们村里的一项年俗活动,有着特别的味道。


大年初一一大早,每家每户都会派出一位年轻人快步赶往水井去挑新年第一担井水。负责挑水这人大年三十晚,必须沐浴更衣,在年初一去挑水的时候还要带上红纸和香烛,到水井后,很恭敬地在井边放下红纸,用石头压着,插上香烛,对水井礼拜一番。感念水对人生命的维系,祈祷一年风平浪静,风调雨顺,给家人带来好运,带来健康安宁、事事如意。末了才打一担水,挑回家,用这水洗漱,让水给自己带来一年的新面貌。再用这水煮汤圆,汤圆熟后,一家人团坐一起分享汤圆的甜蜜,预示着一年甜美日子从此开始。吃过汤圆,然后才能开始其他新年活动。


人们在整个挑水过程中,不仅要神情严肃,不能喧哗打闹,而且不能放鞭炮,否则便是对水井的不敬,这与热闹欢乐喜庆的春节气氛大相径庭。这项带着感恩情怀的民俗活动,这得从一个传说讲起。


相传,盘古开天地那年,天气大旱,树木花草枯萎了,人们渴到唇焦皮裂,眼看着就要撑不下去了。盘古又开始为人类找水,他来到天庭找水神。然而,水神总是躲着他不见。后来,盘古在龙王的授计之下,找到了水神。原来,盘古在开天地的时候,把天给推高了,把地给踩沉了,天帝大为不悦,不给水人类喝,以此惩罚人类。盘古于是据理与天帝力争,骂天帝没有仁心。天帝大怒,下令天兵天将把盘古拿下,打入地狱。盘古在进入地狱的瞬间,挣脱枷锁,发出一声声咆哮,声泪俱下,怒号天帝。于是,盘古的怒号成为打雷,他的泪化作倾盆大雨,他进入地下的地方成为水井,他的血液始终在地下奔流不息成为泉水。


人们为了感恩盘古,每年正月初一都要在盘古“血液”冒出的地方——水井祭祀他,既表达感激之情,又祈祷一年风调雨顺,水源连绵不断。


在家乡,我以前几乎没有在年初一那天挑过井水,因为这一重任几乎都是母亲负责的。母亲总担心我们大大咧咧,不够虔诚,生怕哪个环节出差错,从而得罪了水井神,给这一年带来霉运。我第一次春节挑井水,那是因为母亲有一年病得不轻,面容憔悴,实在不宜做这一神圣的活动。一早,我像母亲那样,备好香烛之类,快步来到井边,学着母亲的样子,点香烛,压红纸,合十礼拜,希望新的一年里自己过得顺风顺水。母亲去世后,春节挑水就成了我的任务。

如今,乡亲们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早已告别挑水喝的日子,但是,家乡的水井依然保存着,年初一祭水、挑井水的习俗依然保存着,成为一项既严肃虔诚,又带着浓浓情意、浓浓年味的年俗活动。水在乡亲们的眼中是神圣的,乡亲们对水始终保持着敬畏。饮水思源,感恩水井的情怀一如往昔。

长相思——庆新年


长相思大年夜。

炮震天,烟遮天,艳丽烟花美相连,炮声迎好年。

桌满盆,菜满盆,年夜佳肴丰盛存,鱼香扑鼻传。

长相思大年夜

酒满杯,喜满杯,共举高杯贺岁随,团圆共赏梅。

祝愿飞,贺年飞,齐看春演谈展眉,喜分压岁遂。

长相思.舞狮

鼓震天,锣震天,威武雄狮舞云烟,群狮拜贺年。

跳高坛,凳叠攀,高竿攀援高桩腾,双人合作神。

长相思.舞龙

拜贺年,拜贺年,矫健腾龙驾云烟,翻滚洪流翩。

舞深渊,舞深渊,神速弯身巧展前,首升盘上天。


团圆年味


伴随着年廿三小年夜阵阵鞭炮声,过年就在此拉开了序幕,浓厚的年味洋溢于空中。

农村中出外务工的大人骑着摩托车千里迢迢回到家了。小孩们欢喜得欢呼雀跃地投身妈妈的怀中,留守儿童最盼望的是亲人尽快回来。村里三四岁的小宝爸妈在外打工,为了多挣点钱,只在年终才回来,平时跟阿公阿婆生活。近年关了天天到村口张望,特别是摩托车响,立即追走去看个究竟。年廿三终于见到一辆尾部载满大箱大包的摩托车,爸妈风尘扑扑地回来了。买了很多小宝平时电话里说要枪呀变形金刚呀等玩具,还有甜甜糖果,还有新衣服。狗二甭提有多高兴的了,连走路也一蹦一跳的,嘴上老是裂着笑。

就我们农村习惯,大年三十必须收拾整洁,穿着得体,以表示对新年到来之际的喜悦。其中,在祭祀祖先之前一定要洗澡冲走晦气。用几片柚子叶、桂枝叶及最重要的香茅,用绳子把这些缠绕在一起,放入锅中。待到水开时不凑近也可闻到阵阵香味飘出。这是新年的迹象,可冲去身上坏运气。

在我们这里拜社拜祠堂祭祀很有讲究。大公鸡是必不可少的,且选中的公鸡必须大而肥,预示着在来年好运连连。摆着大熟公鸡大块猪肉,摆放三碗三双筷子,一杯酒一杯茶,点燃灯烛仙香,这是对祖先的敬重,对神灵的敬重。去到祠堂不能说脏话,对人不尊重的话。祭祀过程中一定要静,不可打闹,表示我们真诚的祭拜祷告……

要放鞭炮迎接新年,俗话说:“鞭炮越响,今年的运气越旺!”这些庄重的仪式结束后,就可以四处串门,小孩子就可以炫耀新玩具、新衣服了。穿上新衣服,一派喜气洋洋的样子。

大年夜的年夜饭是传统节日中最隆中的了。各种含着菜色都有,鱼芋头象征年年有余富裕,鸡象征大吉大利,还有茹菇象征添丁。大人说如今生活好起来了,可以满桌摆是菜了。金黄的扣肉也摆在桌中,和虾子衬在一起,象征日子红红火火。虽然扣肉不大吃了,怕肥,但每家每户大都会摆上一大碗。一家人难得合围而坐,谈笑风声,用饮料当酒尽情地碰杯。团圆是那么幸福,不光体现在富了的满桌肉菜,更体现在亲人能聚集在一起,眉开眼笑地畅谈。显示享受天伦之乐过年的团圆饭的喜庆年味儿。这年夜饭就是亲情,吃得开心可口满足。

最有意思的是守岁。一家人围在火堆旁,嗑嗑瓜子,唠唠嗑嗑。这是一年中最难得的时光了,一年中难得这样能大家团坐在一起,有这样亲热的气氛、团圆的气氛。说说一年的收获与打算,看看春晚演出,等着新年的到来。一年的分别,一年的打拼,在这年夜得到最好的融解,其乐融融,因为年初不久后大人又要到遥远的广东打工去了。大人们说得有声有色,小孩子们则还在旁争风炫耀比较,欢喜地放各种花式的鞭炮。或窜飞或火焰喷出小花柱,或摇动小线炮,发出圈圈的火焰。新年的钟声一敲响,就争先恐后到大人身边说:恭喜发财,恭喜发财!这时红包就会拿来。大人们早准备好拿出封好的红包送给小孩,说着吉祥的祝贺语。脸上洋溢着笑,都说新年好呀。

村中的新年随着阵阵的鞭炮声到来。晚上的天空很美,烟花夜放花千树,鞭炮鸣声响万雷。变幻着如七彩万花筒,令人眼花缭乱。观看得随烟花心潮起伏而快乐无比。

大年初一吃着柔软绵甜的汤圆,心里甜甜的。就像一首歌唱的:“吃了汤圆好团圆”啊。

新年里人也美了,人们在新年里喜气洋洋,见到面都说恭喜恭喜,春风满面,笑容满面。

门口贴上红红的对联,大门口铺着一地红红的鞭炮纸,象征一年红红火火的日子。

我想,年味的浓厚会随之散发到月亮星星之上。整个世界都会欢呼、喜悦,我也如此。又是一阵声响,把我从沉醉中惊醒。

我珍惜这传统的过年、团圆的过年,年味啊浓浓的!亲人的团圆如春风吹拂般温馨温暖,如美酒般让人陶醉,如春雨般让幼苗得到滋润。

三四岁的小宝追着在年初六返工父母的摩托车哭着跑,最终被他阿公拉了回来。“爸爸会帮你买最喜欢的枪的。乖乖,听话他就买。”阿公哄他。

我期待着下一次新年的到来。毕竟这是一年中最难得的团圆日子。

年味浓!乡村年味!


乡村年味 


汉子骑着两轮摩托车到县城兜了一圈


回来后卸下大包小包


单手抱下坐在前面的大娃


再借个肩膀


让背小娃的婆娘慢慢地下来


婆娘脸放红光,青春,温柔,满足


汉子一脸自豪


小娃睡着了


大娃跑向大门口,烟花响起


杀猪杀鸡的事儿略过


看看做年糕吧


看看贴窗花吧


看看写春联吧


看看孩子们的新衣服吧


看看老人们的笑容吧


菜无需太多


年年有鱼足够


酒无需太浓


点点年味便醉

歌声里的年味


正月初一,也叫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乡村的年味向来是最浓烈的,买年货、烧鞭炮、挂灯笼……像有淡淡酒香,让人沉醉。

沿着春风的踪迹,树芽嫩叶轻轻萌动,青草探出头来,伴随着鞭炮声拉开了一片祥和喜庆,新年款款而来……今年的春节与往年不同,在村委的组织下,象棋村开展了首届春节歌唱比赛,让大家过上了特别的春节。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二十多个人合唱《歌唱祖国》开头,把歌唱比赛拉开了序幕。

说起这个比赛也是不容易,除夕的前三天就贴了海报,并鼓励大家报名。当初村支书的提议,是想把年轻人、中年人从手机、电脑,从网络中带动现场一起互动,一起欢度春节,不再是窝在家的“低头族”。可现实大失所望,等呀等,到除夕晚才只有三个人报名。“三个这还比什么赛”村主任焦虑地说。“这办了就不能半途而废”,精明能干的村支书走来走去,右手一拍自己的小平头说:“我们村委有七个了,全部要报名参加,先唱就能拉动起热情来啦”。

村干部鼓励群众积极踊跃展现自己的歌唱才艺,不怕不好听,就怕不勇敢接受报名。村委举办唱歌比赛的初衷是想丰富春节活动,无奈大家还是只看不报名,全当吃瓜的群众。村支书知道让村民开嗓不容易,毕竟是第一次举办比赛,平时在KTV里吼容易,在父老乡亲面前就唱不出来。于是他搓搓手,拿起话筒说:“乡亲们,为了我们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大家想唱的爱唱的来啦!先是全体合唱《歌唱祖国》,然后到村干部唱歌,大家报名吧,一起嗨起来吧。”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

合唱后,村支书唱了首《爱拼才会赢》,赢得全场掌声如雷。村主任又来一首《中国人》:“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不论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

歌声伴着节奏,听着听着,大家都哼起来了,什么五音不全都不重要了,大声唱就是开心事。比赛吸引了大量的村民前往观看,村民纷纷拿出自己最擅长的歌曲。参赛的有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有成熟稳重的上班一族、有从苦难走向新时代的老一辈。大家逐一登台施展唱功,比赛现场充满欢乐的气氛。一首首《光辉岁月》、《祝福》、《永远是朋友》……欢乐的歌声回荡到小村的每个角落,别样的新年,别样的春节就沸腾起来。

在党的十八大后,乡村开始了步入新时代。唱歌比赛,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村里的气氛,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鞭炮声阵阵,舞狮子,和着一阵一阵的歌声,让农村的春节也变得更绚丽璀璨,耀眼夺目。大家欢呼着、跳跃着,跟随新年的节拍,挥洒着热情与欢乐,用歌声展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歌唱我们的祖国,是对建设美丽乡村的殷切追求,也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春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和情感寄托。歌唱只是一种节目,真正的传统流淌在血液里、绵延在精神中的,是旧年俗与新年俗交相辉映,塑造着当代中国春节的文化景观。一个村庄,就这样如痴如醉地在歌声中飘扬。在歌唱里焕发出无穷光热,让年味在时间延续中找到与乡村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彰显了习俗内在生命力的年味。

比赛又以《欢乐中国年》圆满结束“欢乐欢乐中国年,欢歌笑声连成片;欢乐欢乐中国年,红红火火到永远……”

春节的比赛,如节日美酒,醇香浓厚,更描绘着新时代的新气象、新生活。

母亲过年

因为家里穷,我在广东中山打工的那几年,为了省下车费帮补家用,一连好几年都没有回家过年。忽然有一年临近年关,竟想家想得厉害,于是拾掇了简单的行李,头也不回地踏上了返乡的列车。当我风尘仆仆出现在家门口时,冬日的落霞正映着母亲花白的头发。

看着在外漂泊了几年的游子忽然出现在眼前,母亲望着我热泪盈眶。父亲则默默地往正在烧着水的灶膛里添了一把柴火,然后走到鸡窝里抓了一只大公鸡。许是听到了我的声音,奶奶也驼着背颤巍巍地拄着拐杖走了过来,她的眼睛早在前几年已不好使,耳朵也有点背,但仿佛是有感知一般,叠声问,“是三妹(我的小名)回来了吗?是她回来了吗?……”等到旁边的人确定地告诉她时,她又仿佛遇上天大的喜事般,满是皱纹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弟弟妹妹则围着我,姐姐长姐姐短的问个不停:问我在外遇见的趣事儿,问我有没有交男朋友,问我这几年一个人在外怎样过,问我广东的年是怎样过的…… 

因为我的回来,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掰着手指头盘算着,她絮絮叨叨地对父亲说,“三妹这些年一个人在外,你看她瘦的,肯定是短吃缺穿的。还有,她好几年也没尝过家乡小吃的味道了,这回好了,她回来过年了,我要多做一些吃食给她,做米饼的糯米要多炒十斤,粘米多炒三斤,炸糖环的米粉要多辗一点,做水浸糍的米浆也要多磨一点,肉要多割,年初一做汤圆的糯米粉也得多准备一些,馅儿呢,也要多剁一些,做一些甜的,做一些咸的……”

母亲正在盘算着,忽然抬头对我说,“你哥不知回不回家过年?要是他回来的话,各类吃食还得多备。这孩子也是,回不回来都不告诉一声。”忽一日,收到一封哥寄来的家信,说是要回家过年。母亲便又欢喜到不得了,逢人便说,我家大儿也要回来过年了。于是她常常抽空到对面村的公路边,望着一辆一辆从广东开来的长途客车。车很多,一辆一辆地开来,却鲜有停下来的,偶尔停下来一辆,下来几个人,她便满怀希望的急急地迎上去,又失望地退回路边。终于没等来她的儿子,低着头回家,夕阳如烧红了的铁板一样烤压着她的后背。

回到家,母亲在灶房里把菜刀小心地剁出一串烦乱的响声,剁着剁着,又自言自语的道,“腊月23,小年了,怎么还不回来?”后来草草地吃过晚饭,早早地上床睡了。然却一夜没合眼,辗转反侧等到天亮,又复到对面村的公路边候着。

这样过了三五日,真正开始忙年了。母亲忙着扫房屋、蒸水浸糍、炊发糕、印米饼、炸糖环、到山坡折桂枝、采柚子叶、摘香茅草。着实抽不出空来,公路边就冷清了许多。可就在这时候,哥悠哉悠哉地拖着行李箱出现在村头路口。看到久盼的儿子终于回来,母亲的脸上复又挂上了笑容,映出难得有一次的红润,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岁。

大年三十,祭过了祖先,吃过年夜饭,母亲熬了一大锅桂叶香茅水,让我们洗澡,希望我们把一年的晦气都洗掉,接下又帮父亲贴了对联。是夜,除了奶奶早早的睡去,一家人围着炭火在熬年,母亲说起了许多村中的事情,后来又问我假期有多长?我说初三就要出发了。又问我哥,哥说初五。母亲闻说幽幽地叹了口气,神情忽然落寞起来,再也不言语。后来谁也不说话,气氛便沉默起来,只有火红的炭火滋滋地燃烧着、夜森森地黑着。

来日,母亲早早的起了床,叫父亲燃了初一的鞭炮,在老屋的神龛上备好香烛纸钱,摆上供品,又煮上一大锅汤圆,端了一碗给奶奶吃,才叫我们兄妹四人起来。母亲催促我们吃过汤圆后,便给我们发压岁钱,我推托着不拿,我说我这么大个人了,还收什么压岁钱?母亲说,“再大也是我的孩子。”我便不再说什么,默默地把钱收进口袋里,母亲这才欢喜起来。

往年过了年初一,母亲会忙着去走亲戚,但今年因我的回来,母亲就把走亲戚的事推后了。初三的这天一早,母亲把我的提包塞满了,都是吃的,米饼糖环水浸糍满满的一袋。又送我去坐车,上车前一再叮嘱,“你胃不好,记得按时吃饭,天凉记得穿衣。”我嫌她啰嗦,不耐烦地说,“我这么大个人,识得照顾自己。”母亲便讪讪地住了口。上车时,她又重复地叮嘱我,直到司机提醒她要开车了,母亲这才依依不舍地退了下去。列车缓缓前行,我转过头回望,却见母亲依然伫立在路口目送载着

女儿的列车走远,她那苍老、瘦小的身影,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淹没在尘埃里。

我摇下车窗大喊,“妈,回去吧!”母亲却站在那里不动,泪光在眼里闪动,说,“我等下就回。”我知道,母亲一定会等到看不见列车的影子才会收回那追寻的目光。儿女都离家了,母亲的年也算过完了,留给她的,又是漫长的等待。望着母亲逐渐变小的身影,最后变成天边的一个黑点,我忽然体会到那句“父母在,不远游”的含义,不禁泪如雨下……

幸福的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门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题记

“每逢佳节倍思亲”,临近春节,在外工作的人们都企盼能抢到一张回家的车票。一张小小的车票,承载着一个在外的游子无法衡量的对家的思念。涉过千山万水,只为了与亲人团圆。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最隆重的一个节日。

在我的家乡,从小年夜(即腊月二十三)开始,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虽然最近的天气冷得让人直打哆嗦,却不能抵挡人们过年的喜气。接近小年夜的街道上,早已没有了赶集日之分,天天都是人们赶集的日子。街道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逐颜开,他们大包小包,手里提满了过年所需的物品。留守在家里的妇女则忙得晕头转向,围上围裙,带上帽子、口罩,把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又把被褥洗了一遍,以迎接春节以及亲戚的到来。接着妇女们也要赶着做年货了,叫上左邻右舍,互相帮忙,或炊或蒸,或煮或炸。那些精致诱人,香喷喷的糖环、米饼、年糕就依次在妇女们的巧手下诞生了。

一切准备就绪,就是年三十了。最为热闹的一天,天还没亮完就得起床了,因为要杀鸡宰鹅,准备一顿美味的年夜饭。广西人是无鸡不成宴,逢年过节鸡是首选,鸡要有红红的鸡冠,代表着红红火火。这顿年夜饭主妇们由早到晚,忙碌一整天。南方人信佛教,大概中午过后一点全家人一起去祭拜神灵。弄完这些,年夜饭准备开始了,年夜饭通常在太阳下山之前吃,家里的习俗认为,吃越早,就预示着来年的生活越好。而且,孩子们也都早早用香叶子煮的水洗好澡,用香叶子洗澡寓意着把今年一切不好的都洗掉。然后换上的新衣服,祖辈们觉得这样孩子就会有福气。一大家子围坐在一张圆圆的大桌旁边,桌子上有酒 饮料,还有美味佳肴。大人们倒酒,孩子们倒饮料,各自说着祝福语。桌子上的菜其实每个都有好意头,鱼肉一些代表着年年有余 丰衣足食,芹菜代表一家来年齐心合力、勤勤恳恳,葱代表着聪明伶俐等等。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说笑,互相举杯祝福,其乐融融。


吃过年夜饭后,便岁迎新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家人一起看着《春晚》,聊聊家常,直到新年钟声响起。这时窗外的鞭炮齐鸣,不绝于耳,烟花在夜空中凯旋绽放,天空美丽非常,让人震撼。新的一年开始了。这时走出家门,地上铺满了鞭炮留下的“红毯子”。

天刚亮,长辈们开始发红包并说上祝学习进步,快高长大,新年快乐之类的吉祥话;我们晚辈也祝上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春节肯定换新对联和贴”福”字。男人负责贴对联,春联,又称“门对”,古时也称“桃符”。“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形容除夕前家家户户贴春联的情景。贴春联是个讲究的活儿。“上联要贴右边,下联贴左边,得分清上仄下平,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上声和去声,下联的结尾音应该落在平声。”正确的格式应该是,面对门的时候,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

贴完对联后,主妇们负责这一早晨的早餐。吃过早餐一家人一起到张灯结彩的大街上游玩,喜气洋洋。

小时候喜欢过年,那是因为有东西吃,有红包收。而如今,喜欢过年则是因为可以相聚,虽然很忙碌,但是让人忙得快乐,忙得心怀舒畅。

常常觉得幸福是心灵深层的震颤,幸福没有时间的界定,有时 幸福甚至很短,短到只有停留在一顿晚餐的时间上,也是让你感到无限的依恋。家乡的春节,是满满的期待,美美的幸福。它留给我们的是欢乐,是团圆,是一种让人心生向往,永远无法舍弃,无法忘怀的幸福……

年味五重奏


上学的时候撕着日历盼过年,大学了,订好火车票倒计时回家过年,现在工作了,对年又有了另一种期盼。

年味是辞旧迎新

每年的春节,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欢欢乐乐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打扫尘土,擦净门窗,清洗被褥,把自己家打扫得焕然一新。

一家人齐上阵贴春联,妈妈刷浆糊,爸爸扶梯子,我们负责打杂,递春联,端直春联,这样默契地配合,春联便整整齐齐地贴到了大门上,一副大红春联特别喜庆。

商场的人群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摆满了年货,理发店也排成了长队,人们忙着买新衣服,挑拣年货,做新发型,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我们从忙碌的喜悦,拥挤的人群中感到年的到来。

年味是互相分享

粽子和腊肉是我家必备的年货,包粽子是我妈妈的拿手绝活。五花肉、粽子叶、麻绳她会提前准备好,到了大年三十就使出她的绝活,我们听她指挥,细活就让我和妹妹做,比如淘糯米、洗粽叶,粗活就让弟弟做,比如褪绿豆皮、敲花生碎。不一会儿,包粽子的材料全都齐了,我妈妈往材料里面放盐,先拿几粒糯米尝尝,不够再加点盐,看妈妈认真的样子,把生糯米都放进嘴里吃了,把我们逗乐了。妈妈先示范,我们学着,垫几片粽叶在手心,加糯米、绿豆、花生……就像小时候玩过家家一样,哎呀,漏了,妈妈赶紧来补救。妈妈包得最标准,然而我们却没有学到妈妈的绝活,形状奇怪,有着多处明显的包扎和补叶的粽子就是我们包的,凑够一锅粽子就开始煮了,这边包着那边煮着,浓浓的粽子香味飘过来,我们嘴都馋了,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其乐融融。

这些粽子,除了自己家吃,也给一些亲戚朋友、邻里送去,你送我腌菜,我送你粽子,你送我扣肉,我送你腊肉。

我们从互相品尝手艺中传递新年祝福。

年味是看春晚

大年三十晚上没有比看春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我们家最喜欢的就是小品系列了,虽然赵本山退出了春晚的舞台,但同样充满喜剧色彩的宋小宝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这次宋小宝给我们带来了老年版的“非诚勿扰”,让我们沉浸在幽默的段子中哈哈大笑,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亲情的伟大,我们吃着花生瓜子说:“这个节目不错”。到了十二点,鞭炮声连成一片,绚烂的烟花齐放,交织成一片,声音似响彻云霄的交响乐。

我们把春晚当作了习俗。

年味是盼团圆

与远方、近临的亲戚围在饭桌,热热闹闹地吃个团圆饭,上菜咯,大鱼大肉的盘子往桌上一端,大人们负责往锅里下菜,因为他们知道哪些菜煮出的汤味鲜美,哪些菜不粘锅。等菜熟了,先给爷爷奶奶夹去,再照顾小孩子,大人们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边吃边聊工作上的情况、生活上的烦恼,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们这个大家庭,小孩子比较多。团圆饭过后,听口令,按辈分排好队,大人们便从口袋掏出红包,派给小孩子的同时说一句祝福的话,小孩子就乐呵地说“恭喜发财”。

看似一成不变的团圆饭,其实添了个女婿,多了个小孩子,这个年味就浓了。

年味是吃年货

每年春节,爸爸妈妈总是备很多年货,每当我们嘴馋,大口大口地吃零食,爸爸妈妈总是一副和蔼的样子说:“小孩子不能吃热气的东西”。年复一年,爸爸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备好这些年货:“这是你们最爱吃的零食了,多吃点吧”。其实,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期盼了,但我们还会笑着说:“我们最爱吃了,好吃”。

我想,这就是年味。

“一样与不一样”的春节

今天是2月17日,大年初二,在我们南方,那是“回门是喜”的日子,是出嫁女儿带女婿回娘家呀。大街上热闹非凡,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空气里还弥漫着鞭炮的硝烟味,是年的味道。

想起自己小心翼翼跟老婆说今年依旧不能陪她回娘家时,老婆失望却又理解的安慰话语:“谁让你是警察呢!”才结婚两年小孩刚2个月的苍梧县公安局京南派出所户籍民警小张苦笑一下。一声“新年好”,把民警小张的思绪拉了回来,迅速起身相迎,微笑问好。“新年好,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呢?”“把我老婆户口迁过来我这,听说你们每年春节都加班开门办公,年前家人看到了你们贴出的告示,这不你们一上班就过来办理了,过两天又要回广东上班了,平时根本没时间办理。”古榄村的陶姓群众笑呵呵地说。民警小张接过群众的材料,认真地核对信息,按照流程把信息录入系统,提交数据,一切都像往常一样,只是今天伴随着阵阵的鞭炮声。把证件交回群众手里,告知接下来的审批流程。群众竖起大拇指,冲民警点了个赞。看着群众满意离开的身影,小张心想“我们是一样的,都是父母、儿子、丈夫,我们却又不一样,因为我身上多了一个警徽。”

在苍梧县公安局岭脚派出所户籍窗口,一个女孩子急匆匆的跑进户籍大厅,“警察同志,我的身份证丢了可怎么办啊,过几天我还要坐高铁呢,没有身份证怎么办,刚刚在我走过的地方都找了好几遍了”,甘姓女孩一面说一面跺脚,懊恼又焦急。“您好,您先坐下,慢慢说,不着急”。民警小梁安抚着女孩的情绪,“您不用着急,如果确定找不到了,我们可以补办一张身份证,如急要的话还可以办理临时身份证,一样是可以坐高铁的”。“幸亏你们上班,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从采集照片再到录指纹,直到受理成功,群众终于一扫“阴霾”,一声声的“感谢”,让远离家人,孤身在苍梧坚守岗位外地北流籍的民警小梁心里暖暖的。

石桥镇是一个有7万多人口的大镇,更是我们苍梧县的新县城,早上一上班,就有三四个群众拿着排号小票在等候了。一个在南宁读大学的务平村黄姓学生深有感触地说,非常感谢我们民警在春节期间加班办公,这样很方便回乡过节的群众办事,特别是感觉到办证大厅焕然一新,各项便民措施越来越好,坐着等候叫号,没有插队现象,大厅内还有饮水机和一次性水杯,一次性告知书让群众对办理手续和流程一目了然,民警的“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让他很满意,给我们石桥派出所户籍窗口五星好评。

是呵,苍梧县公安局为落实上级公安机关的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在春节期间全县十二个户籍窗口,也如往常一样,在他们每日忙碌的窗口里工作着,甘愿选择坚守,让群众感受到警察的温暖。 

据悉,在春节七天长假,苍梧县公安局户籍窗口共办理各类户籍业务148人次,办理居民身份证177人,临时身份证3人。 

瑶族人家年味浓民俗风情庆新春

2月16日(大年初一),蒙山县夏宜瑶族乡政府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派节日喜庆的景象。

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2018年迎新春篮球赛拉开大幕。四面八方的乡亲纷纷赶来观看。村民们的掌声、笑声、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场内外洋溢着团结、和谐、拼搏的氛围。

套圈圈、盲人击鼓等趣味项目吸引了众多村民参加,满足了不同年龄段村民的兴趣爱好,大家争先恐后,积极踊跃参与,气氛热烈、“年味”十足。“感谢村委认真筹备这次活动,让我们热热闹闹过节。”村民韦美玲满意的说道。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夏宜瑶族乡的群众日子逐步走向富裕。村民们在欢度新春佳节之际,高唱山歌颂扬十九大精神以及国家惠民富民好政策,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我们唱着山歌来感谢习主席,希望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一首首表达幸福的山歌在瑶乡各个村落传唱着。

时而眨几下眼,时而匍匐翻滚,时而凌空跃起……“好!”舞狮表演在长坪水韵瑶寨精彩上演,群众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天鹅湖畔,紫藤花架下,好客的瑶家人支起大锅,烧旺柴火,做起糍粑、糖环等瑶家美食款待远方的客人。

大年初二至初五,原生态的瑶族婚嫁习俗在长坪水韵瑶寨举行,以展演的方式还原极具瑶族特色的传统婚嫁习俗。

“新郎”“新娘”来到河边和迎亲队伍一同搭乘竹排,在清澈的河水上巡游,与周边小青瓦、米黄墙、花格窗的瑶寨相互衬托,构成一幅美丽多彩的画卷。附近的村民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在浓浓年味里体验深厚的瑶族传统文化。

在瑶乡人民的眼中,庆新春、寻年味,全民参与、全民欢乐,让人倍感幸福。村民李秋云说:“今年春节,我们村的年味特别浓!组织具有瑶族特色的民俗活动,让我们享受了热热闹闹的文化大餐,我们非常喜欢,希望以后继续举办这样的活动。”


编辑:王子雪
 
宝巾花盛开
修剪绿化植物
老旧小区改造初展容 ...
梧州市欢庆广西三月 ...
粤桂青少年在梧参加 ...
持续推广志愿服务
民族一家亲歌舞迎佳 ...
春日美景
烟雨朦胧 景色如画
清明祭英烈
港口码头装卸忙
斗茶大赛火热开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